第554章 小心思(1/1)
李明清把箱子放在桌子上,打量了一下房间。 挺整洁的。 “娘,我爹自个收拾的蛮好,早知道就不着急回来了。” “我和你爹过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吗,肯定不是他收拾的,估计是你那几个嫂子收拾的。” 李老婆子说完坐下喝了大半碗水。 “这装的是什么?” “书本和一些吃的用的。” 一侧是书,一侧是吃的。 看着这么多瓶瓶罐罐,李老头道:“能开供销社了。” “带回来就是吃的,别舍不得,使劲吃。” “原本家里还有好几个罐头,你娘不在家我就全部给吃了。” 他不好意思的说道。 “你就是饿成这样也不自个胡饼子吃,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了”,李老婆子恨铁不成钢。 她临走之前给蒸了一锅肉包子。 吃的时候热一热就行。 但三天前肉包子就吃没了。 李老头没办法才去村长几家蹭中午饭吃。 村里人都很欢迎他来家里吃饭。 这可是和李家牵线搭桥的好机会。 特别是张翠花和大柱娘。 每天碰面都会邀请李老头去家里吃饭。 但李老头实在不敢。 要是真在他们家吃一口饭怕是得被他们给讹上。 到时候撒泼打诨的赖上就不好了。 他心里明白,是奔着李明清来的。 “老婆子啊,放心,你没在家我也没饿着,四处蹭饭呢。” “你这脸皮够厚的啊。” “吃喝为大。” 李明清笑着道:“整挺好,心态杠杠的。” “佳雪怎么没和你们一块回来?村里怕是又要传幺蛾子了。” “上次领我媳妇儿回来澄清了,有不少村里人还专门去供销社确认,没什么幺蛾子传。” 李老婆子点点头,是这么个理。 但扛不住乱嚼舌根的徐老婆子。 正在大街上瞎叨叨。 “看见没,老李家小儿媳妇又没回来,夫妻俩怕是离心了。” 林老婆子劝道:“别瞎说。” “我可没瞎说,孙佳雪就长了一副狐媚子样,在外面指不定怎么勾搭人,说不定李明清不止有一顶绿帽子。” 孙老头听不下去了。 “别仗着年纪大什么话都敢说,小心被李家听到,到时候有你哭的。” “你们不说我不说就没人知道。” 她虽然这么说但还是转移了话题没在继续说。 上次她可是被李明清狠狠整了。 不能打她就把她儿子徐大狗狠狠打了一顿。 拳拳到肉,丝毫没有手下留情。 要是再被抓到可就完犊子了。 “哎,你们知道吗,我听说吴立国和周小双要给吴小丫说亲,今天下午男方过来,说是城里人。” “造孽啊,小丫是命苦的。” “早晚都得嫁人,有什么好苦的,那可是城里人。看看老李家那几个闺女,上学上傻了,上了小学上中学,没完了。” 徐老婆子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吴丽丽道:“大娘,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本来小丫年岁就小。” 眼看着两人要杠上,张成明立马拦住。 “丽丽,少说两句。” “本来就是她说的不对,反正我是不会让闺女那么早嫁人的,再说了,犯法。” 周小双敲好路过,听见后装没听见。 事还没成可不能闹大。 最要紧的是李明清回村,要是被他知道可不得了。 有事他真的找警察。 李明清闲着没事出来溜达。 张成明主动招呼道:“过来唠会嗑啊。” “都在这儿晒太阳呢。” “是啊,闲着没事,晒晒太阳身上舒服。” 他过来坐在旁边的石板上。 徐老婆子清了清嗓子没再说话。 “李大娘一个多星期没在家,听说去县城给你看孩子了?” “对,出了趟远门。” 大柱娘忍不住道:“照我说啊,你媳妇就不应该去上班,出去时间长了心就野了,女人就应该在家相夫教子才对。” 李明清装没听见。 她继续道:“还有你那三个嫂子也应该留在村里,不知道你娘是怎么想的。” “大娘,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年纪这么大了,少管闲事。” 李明清一字一句道。 “嘿,我可是好心,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呐,我吃过的盐可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供销社的盐限购,你从哪买的那么多盐?你说的话你儿子都不听就少在我面前指手画脚。真有本事,老王家也不会是现在这个境况。” 他把老婆子怼的的无话可说。 王大柱跳出来道:“我们家过得好着呢。” 听见这话的刘佳佳翻了个白眼。 好个屁。 马上就要喝西北风了。 有什么脸说好着呢,脸皮还真是厚。 她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脑子一抽嫁到老王家。 若是嫁给李明清那可就吃香的喝辣的了,只恨自己来的太晚。 要是早来半年就没孙佳雪什么事了。 真是莫名其妙的自信。 李明清笑着道:“日子过得好?好吗?看看你们一家人面黄肌瘦,好在哪里?没吃没喝,老两口子天天打架,鸡飞狗跳。来,你仔细说说好在哪?” “反正就是过得比较好。” 刘佳佳不满却硬着头皮说道。 周京立立马拆台道:“亏你还是城里人,我看你下乡后就没脑子了,看看我们几个知青就你过得惨,还强颜欢笑说过得好,真当大家眼睛瞎吗?” “周京立!闭嘴!和你有什么关系,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过得是什么悲惨日子。” “刘佳佳你就在村里待一辈子吧。” “咋的,你以为自己能走?” 真是痴人说梦。 下乡这么多年虽然盼着回城但已经不抱希望了。 “依我看,过不了几年就能回城,你拖家带口的走不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全是你自找的。王大柱,可得把她看好了,以后别让她听见回城消息自个跑了。” 他这话一出,王大柱和大柱娘心里一惊。 话糙理不糙。 别看现在还能凑合过日子,知青真要是能回城刘佳佳肯定不留。 大柱娘恶狠狠地道:“嫁进我们老王家还想走?没门。” “我娘说的对,更何况刘佳佳什么本事没有回城什么也干不了,怕是得饿死,留在村里还有口饭吃。” 吴胜利的几个人没说话。 想回城谈何容易啊。 于怀智抱着孩子晒太阳,没把他们说的话当回事。 要是真有回城的消息他家里人就给写信了。 没收到信就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周京立和刘佳佳像斗鸡似的谁也不服谁。 大家伙见怪不怪没再拉架。 “明清,好长时间没看见你了。” 于怀智搭话。 “半个来月没回村,不过每次回来确实没看见你,估摸着你在家看孩子呢。” “出远门了?” “去了一趟沪市。” “真的啊,早知道和我爹娘说一下让他们去接你,家里有地方住”,于怀智遗憾道。 “你不说我都忘了你家是沪市的。” “下次再去可得提前说一声,上个月我娘写信还问道你。” “怀智,也帮我和大娘问好。” 坐在一旁的林岩好奇道:“你家是沪市的?” “是啊。” “我这活了大半辈子就没出去过,真想出去看看啊。” 王大凤道:“老实的在家待着吧。” 这几年收成不错,好不容易卖粮换了一点钱,得攒着给家里的孩子娶媳妇。 可不能瞎浪费。 “就说说罢了,这要是出去怕是得丢,不识字出去就懵了。” 李明清道:“家里几个孩子一年级的书还在,你们要是闲着没事可以看看,多认识几个字总是好的。” “想起来扫盲时候学的字已经忘干净了。” “谁说不是呢,不经常用早忘了,也就会写自己的名字。” “会写名字已经很好了。” 几个人说道。 不过,李明清说的话李明福和李向军倒是听进去了。 正巧没事干,稍微认识两个字也是好的。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合计动员乡亲们看书。 “明清,刚刚你说的话有道理,要不这个冬天我们组织一下,你觉得怎么样?” “这我可不敢说,还是问问乡亲们吧。” 估计没几个人坐的住。 不过凑在一块想学就学,不想学就当看热闹了。 主要是扫盲工作进行的差不多了。 乡亲们自在惯了,被拘着难受。 “算了,等到腊月再说吧。” 他们两个人再合计合计。 郑老头叹气道:“一年又过去了,又老了一岁。” “还有两个多月才过年呢。” 张老头笑着道。 “两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身子骨一年不如一年。” 老村长道:“净瞎说,硬朗的很,可得抱重孙子。你儿媳妇珍珠可不容易,不管怎么说得帮衬着把解放拉拔成人。” “是我们老郑家对不起珍珠。” 双胞胎儿子走的早。 要不是儿媳妇生了个孙子有盼头的话,老两口早就投河了。 亏得自个儿媳妇是个好的。 老两口是把刘珍珠当亲生闺女了。 近两年他们想找个上门女婿。 要不然年纪轻轻哪能一直给他儿子守着。 他们不是那种迂腐不讲理的婆家。 “老村长,你认识的人多,要是有合适的给我珍珠介绍介绍。” “行,有合适的肯定给介绍。” 周京立隐约听到后又开始动心思。 之前被刘珍珠拒绝过很多次。 他可以当上门女婿。 起码有个宅子住。 老郑家虽然不是砖瓦房但肯定比知青所住的舒服。 他瞧瞧的来到李明清旁边。 “明清,唠唠嗑。” “咱俩没什么好唠的。”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瞧你这话说的,认识这么多年,我是什么样的人你还不知道吗?” 周京立讪讪道。 李明清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就是因为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才要避免和他说话。 肯定没好事。 “我刚刚听老郑家要给刘珍珠找男人,你在老郑家的地位不用多说,给我说两句好话。” “拉倒吧,轮不到你。” “那可不一定,刘珍珠和我那是老熟人,你给说说准成。” “我怎么记得之前见过你追在人屁股后面跑,但不搭理你,打消这个心思吧。” 李明清直言道。 老郑家肯定不会同意的。 周京立在村里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况且按照他那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不会倒插门到老郑家,毕竟刘珍珠生了孩子。 不管怎么想都不靠谱。 刘佳佳嘲笑道:“你没结过婚竟然愿意去老郑家?真是奇了,急着去给人当后爹,头一次见这样的人。” “关你屁事。” “真是搞笑,你们老周家的祖宗怕是要压不住棺材盖了。” 她说完站起来乐呵呵的走了。 周京立恨得牙痒痒,后槽牙差点咬碎了。 他倒是想娶黄花大闺女。 关键是没人愿意跟他,连饭也吃不上,跟了他得挨饿。 这时,张继农领着张春儿和张冬儿走过去。 张春儿十八九岁。 他眼神一亮。 这不就正合适吗。 他可是城里来的知青,张春儿没上过学,还有一个傻子娘。 嫁给他真是高攀了。 李明清见周京立盯着张春儿就知道他心里在打什么主意。 真是无耻。 他一个和快三十岁的人却盯上十八岁的小姑娘。 还要不要脸了。 李明清站起来,脚一迈。 恰好踩在周京立的脚上。 这一脚是用了力的。 当下周京立就疼的哀嚎起来。 “要死啊!没长眼吗?” “不好意思没看见,一不小心踩在你脚上了。” 李明清这么说但却没抬脚。 “还不赶紧抬脚!” 他这才把脚挪开。 “李明清!你绝对是故意的!脚被踩断了,必须得赔医药费。” 在场的人齐刷刷的看过来。 都觉得周京立小题大做。 不就是被踩了一下脚嘛,又不是被大石头砸了。 又不是没被踩过脚。 根本没这么严重。 还隔着一层鞋子呢。 “周知青,明清是不小心,差不多得了,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怎么还要上医药费了。” “我看你是掉进钱眼里去了。” “真的不合适,要是给你医药费那以后干农活的时候谁不小心踩了人岂不是得赔钱。” “是啊,不合适。” “就是再缺钱也不能这样,丢人啊。” “亏的是城里来的,哎,没见过这样的人。不小心被人踩了一脚还要钱,明清已经道歉了。” “长见识了,看来咱们对周知青了解的还不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