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过年送礼(1/1)
“哎呦,可算回来了,乡亲们都盼着你回来呢。” “在大城市生活就是不一样,越来越年轻嘞,穿的板板正正,像当官的嘞。” “还是当大官哩。” “看明清他媳妇也越来越好看了。” …… 一群人把李明清围在中间说个不停。 李明清笑着点头,也只是点头,根本没他说话的机会,插不上话。 这时,老大队长喊道:“乡亲们!先让让,明清刚回来,舟车劳顿想必很累,有什么话改天再说。” 听了这话乡亲们让出一条道。 李明清道:“谢谢乡亲们,等会儿来家里喝茶。” 老李家的人在前面走,乡亲们跟在后面。 直到把李明清送到家门口他们才成群结队的站在南墙。 南墙挡风,站在这里晒太阳正好。 大冬天乡亲们都三三两两坐在一起晒太阳闲聊。 老村长和李老头道:“老哥们,我看着都眼红嘞。孩子有出息啊,你们一家子都是能人。” “你说说你这老头怎么回事,让你来店里吃饭也不来,不收你钱。” “那么远,老胳膊老腿的太不方便。” 李老头拆穿他:“睁眼说瞎话,看你走路带风,哪有一点不方便。” 老大队长笑呵呵的过来:“明清没怎么变,倒是你那俩大孙子长高不少。虽然你不在村里住但几个村的媒婆可是一直在打听你几个孙子孙女,争着抢着说媒。” “学业还没完成,不急。” “不愧是干大事的,太沉的住气了。明清呢?怎么没看见?” 李老头指了指大门口: “在屋里放东西,等会就出来了。” 赵红斌拿着大白菜和青萝卜过来,“叔,把爹让送来的。” “回来没一个小时就有好多乡亲送菜,这些菜能吃到元宵节了。” 李明清拎着一袋五香瓜子出来。 和几个人打了招呼之后就开始分瓜子。 “来,嗑瓜子。” “明清,一年没见了,隔三差五听到你的好消息,为你高兴”,赵红斌真心实意的说道。 他能发点小财全靠李明清的指点。 老赵家全部人都感激他。 “红斌,小半年没见胖了不少啊。” “确实胖了,如今不怎么出力,倒是越吃越多。胖了好啊,以前我那体格子风一吹就能刮走。” 赵红斌拍了拍长胖的肚子笑呵呵的说道。 “一看就知道没少挣钱”,老村长称赞道。 村里人都说赵红斌开的店虽然小但一年到头不少挣钱。 他爹娘在村里没种多少地,就种了点口粮地,不紧不慢,整天乐呵呵的。 李明清道:“明福和向军呢?” “俩人去镇上开会了,应该快回来了。” 老村长刚说完,他就看见两人骑自行车回来。 李向军递过来一个锦旗:“明清,你可回来了!呐,给你的。” “给我的?” “就是给你的,优秀个人奖,实至名归。” 李明福与有荣焉,这奖是李明清该得的。 徐老婆子颤颤巍巍的拄着木棍过来,整个人哆哆嗦嗦。 “你可算回来了,从入冬开始我的身子骨越来越不好了,快给我看看,还能活几年。” 她说完把胳膊伸过去。 从棉袄袖子露出手瘦小的手腕。 李明清道:“大娘,我又不是神仙,看不出来。” “你怎么会看不出来,我和你奶奶同岁。要是有病的话你给我开些药,放心,肯定给钱。” 徐老婆子不认命的再次说道。 “只是年纪上来了,目前没什么病。” “娘嘞,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日子刚开始好过我要是死了那多可惜。” 徐大狗着急忙慌的过来挡住徐老婆子。 他怕自家老娘说不好听的话。 主要是看见李明清他慌的不得了,他儿子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对妞妞上手。 他真的抬不起头。 老村长皱眉道:“赶紧带你娘回家。” “好,马上走。” 徐大狗二话不说背起老婆子走的飞快。 李明清感慨道:“岁月不饶人啊,以前徐大娘那么泼辣不讲理,一年没见精气神就变了。” “她是被耀祖气的。” “怎么说?她不是最疼耀祖吗?觉得她孙子最有出息,还指望他能过好日子吗?” 李向军道:“耀祖那小子被她惯得无法无天,打起人不分三七二十一,老婆子被打了好几次。” 听到这话李明清惊到了。 倒反天罡啊。 自作孽不可活,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真打啊?我上次看见时只是推搡了两下”,李明清确认道。 “当然是真的,不少人看见了,唉,耀祖是村里的反面教材,孩子养成这样也是少见。” 李明福觉得徐老婆子太惨了。 幸好徐大狗两口子还有个小儿子,蛮听话懂事的。 没过多久,向东端着一个大盆出来,向西也端了一个小盆。 李明清过去,“你俩弄什么呢?” “给猪头祛毛。” “沥青都用上了,这味道真不小啊。” 向东道:“沥青浇在上面,等几秒钟一揭开沥青,猪毛就全干净了。这沥青还是三叔专门从厂子里弄出来的,专门留着处理猪头。” 他动作麻利,非常熟练。 兄弟俩仅用了十几分钟就处理好了。 “你俩有点手艺啊。” “全是三叔教的好,就差手把手的教我们了。” 李明方担心向东弄不好,特地出来看看弄得怎么样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觉得两人是有点天赋在身上的。 弄得比他弄得还要干净。 “向东,你俩之前干过这活吗?” “那倒没有,在学校做实验练出来的”,向东憨笑道。 李明清调侃:“看来大学没白上。” “小叔,下午去后山你去不?” “抓野鸡吗?我就不去了,你们去吧。对了,带着小宏和小哲,他俩也想去后山溜达。” “前天在山上撒了网,去看看有没有送上门的野鸡。” 李明清和孙佳雪去老屋。 一进门就见张梨花三妯娌忙的热火朝天。 杀鸡,摘菜,切菜,烧火,井井有条。 “你们快进屋吧,明利他们在屋里看电视呢。” “大嫂,别做那么多菜,还没到年夜饭嘞,吃点家常菜就行。” 李明清看她们的架势,不说做满汉全席也差不多。 “厨房的事有我们,你就等着吃就行,都是家常菜,就是想做大菜也没那厨艺”,杨大丫乐呵呵道。 孙佳雪挽起袖子就要加入她们。 李丽珠一把把她拉起来,“弟妹,你和明清去屋里唠嗑,这些事不用你管。你俩在首都那么忙,好不容易回老家可就好好歇着吧。” 张梨花也道:“是啊,就这么几个菜,不用你插手。” “嫂子,那我和佳雪就不客气了。” 李明清拉着孙佳雪的手进里屋。 屋里烧着炉子,暖烘烘的,炉子边上放了三个地瓜,烤的往外流油。 “哎呀,哥,这么香的烤地瓜你们竟然不馋?那我就不客气的吃了。” “就是给你们留的。” “冬天就好这口”,他说完把地瓜一分为二。 孙佳雪接过地瓜道:“自己家烤的就是比外面卖的好吃。” “四弟,弟妹,听你俩的话在外面过得这么苦咧,果然出门在外人生地不熟的不好混。” 李明方觉得李明清太惨了。 他们只看到了光鲜亮丽的一面,没看到辛苦艰难的一面。 越想越觉的在外面混太难了。 他没什么大出息,在小县城待着挺好,省城也不错。 李明清看他盯着自己直摇头,再加上他那同情的眼神,顿时就知道他脑补了些有的没的。 “三哥,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但绝不是你想的那么惨。” “不惨吗?你在首都连个烤地瓜都吃不上。唉,在外面太不容易了。这事得跟向南和四妞说,让兄妹俩星期时去给你烤地瓜。” 听到这话李明清哭笑不得。 让俩孩子给他烤地瓜这话都能说的出来。 李明清道:“亏你想的出来,三哥,你又不是没去过那儿,坦白讲,我在那儿混的还行。” “我是去过,是挺风光的。但背后的苦你只字不说啊,不愧是干大事的。” 孙佳雪也听懵了。 真说不上苦,一切都非常顺利,水到渠成。 李明利拍了李明方一巴掌。 “明方,大过年的,你怎么还悲伤怀秋了?明清可是受国家保护的科研型人才,不管去哪儿别人都会给几分薄面。” 李明清笑着道:“出门在外,我确实有几分薄面。” “说的也是,是我想差了。” 李明远认真道:“厂子里的人在知道我和明清是一家人后,他们对我很客气,我知道这是他们看在明清的面子才如此。” “二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是你为人正直、工作上心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我怎么没发现自个有这么多优点,四弟,你不会是诓我的吧?” “当然是真的,咱兄弟四人就你最忠厚。” 李明清毫不吝啬的夸赞道。 李老头:“是啊,明远打小就实心眼子,之前我还担心你这实诚性子会吃亏,现在看你们日子越过越好这才放心。” 李明清听了这话受宠若惊。 没想到家里人对他的评价这么高。 之前村里有几个老婆子说他生不出儿子,不少人看他笑话。 虽然没往心里去但多少有点膈应。 他还是第一次当面听到夸奖的话。 李明清调侃道:“二哥,你不会感动的要哭了吧?” “什么哭鼻子,我都快四十了又不是三岁小孩。” —— 不知道是谁把李明清回村的消息传出去的。 从下午开始,陆陆续续有好几辆小汽车来到李家村。 乡亲们看到汽车就知道是找李明清的。 村里除了李明清谁能动员这么多有钱有势的人过来。 李明清只好出门迎接。 县委书记周建刚一下车便招呼道:“明清,好长时间没见了啊。” “周书记,快请进。” “说话这么一本正经我真的不习惯,想当初我可是和你一起卖煤炉子的”,周建刚笑着道。 “一晃眼,这么多年过去,你倒是没怎么变。” “对了,郑成功等会也过来,咱仨好长时间没见了,都各自忙的要命。” 李明清深有同感:“还得是过年,要是别的节日真不一定能见到。” “有个好消息,明年我被调到省城上班。” “恭喜恭喜,再过几年直接升中央,到时候可别忘了我啊”,李明清调侃。 周建刚听了这话慌张中夹带着期望:“你敢说我都不敢听。” “有什么不敢的,你这几年在位干了不少实事,功绩颇多。” “也是受了你的指点”,周建刚谦虚道。 两人聊得投机,没过多久孙佳雪说外面来人。 李明清出去一看,是省城的朱义伟。 朱义伟笑着道:“李同志,好久不见啊。” “快请进。” 一进屋,周建刚和朱义伟打招呼。 省城开会,他们见过几次。 仅仅打过照面,并没交谈过。 “看来不用我介绍了,你们彼此认识。” 李明清给两人倒上茶。 朱义伟:“周书记,久仰大名,今天可算说上话了。” “不敢当,朱部长没少到基层工作,切实关心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得向您学习。”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说学习谈不上,只是经验交流而已。” 李明清看两人一本正经的样子: “你俩这么严肃认真,我以为是在省委大会。” 朱义伟笑着道:“省委大会你没少参加吧。” “那倒没有,我又不在政府上班怎么去参加,没到这级别。”李明清开玩笑。 “明清,可千万别这么说,你要没到这级别那谁到这级别,你都去中央领奖了,只要你想去随时可以去,列队欢迎。” “之前省城应该邀请你好几次了吧。” 朱义伟记得有过几次,只不过李明清没空参加。 李明清道:“两三次吧,但我在首都走不开。” 反正今年被不同的地方邀请过好多次,他只参加了首都的各项会议。 别的地方来回路上太费时间。 朱义伟和周建刚聊的挺投机,一见如故。 两人行事作风很像,从政想法相似,追求以民生福祉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