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李隆基的无奈(1/2)
“这剑是昨日刺客所带?”</p>
韦见素点头。李隆基半晌没有说话,含元殿上一片寂静,静得让人发毛。杨国忠、韦见素等人都是偷偷地望向李隆基。李隆基面上的表情却是有些阴晴不定。</p>
这把剑背后的意义,李隆基比任何人都要明白。安?山被李隆基视为肱股之臣,镇守一方,屡破契丹室韦等族,保证了帝国东北的稳定。而杨国忠一直怀疑安?山要造反作乱,却无真凭实据。如果这把剑真如韦见素所说,是安?山派来的刺客所遗,那他是否怀有二心可就不好说了。</p>
安?山这个人虽然粗鄙,但对自己一直是忠心耿耿,若要说他会造反,李隆基绝不会相信,可眼前的这把剑又确确实实地指向了他。</p>
杨国忠见李隆基不说话,转向韦见素,偷偷地使了个眼色。韦见素开口说道:“皇上,安?山看似忠诚,实则是个奸佞之人。他在范阳收编了许多契丹、室韦族的人,组建了一支三千人的亲军卫队。按制,各镇兵额都是经过我们仔细测算,有明确的数量规定。他敢超额扩军,其心可诛,不得不防啊!”</p>
一直沉默的御史大夫吉温这时也说道:“皇上,安?山在范阳北方建了个雄武城,里面囤积了粮草十万石,盔甲五百副,兵器无数。他若无异心,如何不把这些事情如实上报给武部。”</p>
李隆基说道:“安节度使的忠诚,我是不曾怀疑的。他在范阳多次击败契丹、室韦的侵犯,战功赫赫。正是因为有他在边防,我大唐才能高枕无忧!”</p>
韦见素道:“皇上,安?山的那些战功,怕是水份很大呢?”</p>
李隆基有些不悦,安?山劳苦功高,这些文人怕他功劳太大,将来超过他们,这才处处诋毁。“韦尚书这话怎么讲?”</p>
韦见素来时已与杨国忠、吉温等人商议好,要借着这次安?山行刺之事,在皇帝面前彻底扳倒他,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政治不是请客吃饭,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既然翻脸,就不能再留任何的余地。</p>
“皇上,安?山杀契丹奚人的那些功劳,都是骗来的。契丹、奚人之所以屡犯边境,实是因为安?山对他们欺压太狠,这些人没有了生路,才反抗而致的。”</p>
“李怀秀本已率契丹五十万民众臣服大唐,但安?山为了虚报功绩,经常把那些契丹首领约至范阳一起宴乐,然后在酒中下毒把这些契丹首领毒死,半年前,他曾送京城一批契丹首领的首级。这些首级就是冤死在他刀下的契丹人。李怀秀恨安?山阴险狡诈,所以才毁弃盟约,屡犯边境的,安?山实在是祸国殃民!”</p>
李隆基惊讶道:“还有这等事情,你为什么不早说!”</p>
韦见素见李隆基有见怪之意,赶紧起身跪下说道:“罪请皇上恕罪,这些事情,我也是昨日才知道!”</p>
李隆基伸手扶起了韦见素,吉温趁机说道:“皇上,安?山坐拥三镇之兵十五万,而且他的这些军队都是能征善战之士,平卢、范阳猛将数百。就说那李纯阳,只以四千人荡平契丹十万大军,不可谓不勇悍。如果这些人死心塌地地臣服于安?山,只怕皇上社稷危矣!”</p>
李隆基打了个冷战,沉默半晌,问道:“那你们认为应该怎么办?”</p>
杨国忠内心暗喜,看来皇帝李隆基已经逐渐的上了圈套。</p>
韦见素说道:“为了防止安?山拥兵自重,依臣的拙见,不如把安?山调入朝中,任他为平章事。他的辖区一分为三,由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翙为河东节度使,这样一来,安?山的势力分散,他就是想反,也无力可反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