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两京一十三省都在朕的肩上担着(1/1)

嘉靖三十九年。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灾难不断,旱灾与水灾频发,更有蝗灾爆发,啃食庄稼,导致粮食颗粒无收,无数百姓成为流民。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而如今的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依旧整日居住在万寿宫,沉醉在炼丹求道之中。 而这一年发生了这么多的大事,自然也传进到了这位道士皇帝的耳中。 此刻,朱厚熜正盘坐在一处帷幕之中。 而在这位皇帝生前的不远处,站着两排内阁的阁臣。 左侧是如今的内阁首辅严嵩以及他的儿子严世蕃一系的人物。 而右侧则是徐阶,高拱,张居正等人。 “陛下,如今全国各地旱灾频发,更是数月无雨,还请陛下下旨,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徐阶手中拿着由象牙制作的笏板,率先站出来向嘉靖皇帝汇报道。 听到这话,朱厚熜一阵的沉默不语。 毕竟他修建道观,重整皇宫建筑,就已经花费了一笔不小的开销。 如今国库里还有多少钱,他这个皇帝心中如同明镜一般。 “这些事情,朕已然知道了………” 朱厚熜的声音从帷幕中传了出来,随后一双龙目看向了站在左侧的内阁首辅严嵩,此刻的一声严嵩已然垂垂老矣。 甚至在如此重要的场面上,竟然还打起了瞌睡。 “严阁佬!” 朱厚熜低声喊道。 “爹,陛下叫你呢,”严世蕃连忙戳了戳严嵩的腰子。 “哦………” 严嵩睁开了耷拉着的眼皮,刚才虽然处于半睡半醒之中,但是徐阶的汇报,严嵩已然全部听进了耳里。 看到严嵩清醒了过来,朱厚熜这才缓缓开口,并且加重了语气说道:“严阁佬,想必你也知道了,如今两京一十三省发生的旱灾,不可谓不严重,你觉得朕应该怎么做呢?” 严嵩已然和嘉靖皇帝达到了心意相通的地步。 同样也为了讨好嘉靖皇帝,严嵩甚至都没有细想,便熟练的开口说道:“回禀陛下,开仓放粮不过杯水车薪,天下流民四起,哪怕掏空了国库,也不足以支撑这般巨大的开销………” “依老臣鄙见,这天下恐怕是有千人作祟,惹怒了上天,才导致降下如此灾难,不过陛下建造法坛,再去道门请些能人,向上天祈祷下雨来,方为正道。” 听到这话,朱厚熜满意的点了点头。 此举不仅可以彰显他身为皇帝,对于民间疾苦的重视。 同样也省得大开国库,把所有的钱掏出去。 同样朱厚熜也想看看有没有真的能祈下雨来的能人。 还未等朱厚熜开口, 另一侧站着的以徐阶为首的阁臣们,则是立刻出言反驳,“严阁佬此言差矣,旱灾已然迫在眉睫,哪怕是北京城中都不知道聚集了多少的流民!!!” “如今开设粥场赈灾,才是重中之重,若是向上苍祷告祈雨有用的话,外面那些跪在地上一直朝天磕头的流民,早把雨给喊下来了!” “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啊!此举万万不可!!!” 两边已经吵成了一团乱麻,严世蕃更是指着对方的人大骂奸臣。 两边的争吵搞的朱厚熜一阵的心烦意乱。 他的心中还是更倾向于严嵩的提议。 “够了!” “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都在朕的肩膀上担着!” “你们难道还不嫌这事够乱吗?” “朕赞同严阁佬所说,户部呈上来的折子朕也看了,国库里的银子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那些流民习惯了朝廷的救济,到时候这些救济再断掉,这天下不得大乱啊?!” 朱厚熜出言怒斥道,“近一年的时间,一滴雨未曾落下,如此反常的天气,朕也以为是上天震怒。” “传朕的旨意,命令工部速速建造法坛,广寻天下奇异之人,若是谁能求下雨来,无论什么赏赐,朕无有不允。” 朱厚熜此言一出,算是将此事拍棺定案了。 哪怕出了万寿宫。 内阁双方的人马还在相互骂架,张居正不敢直接对骂严嵩,则是找上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出言道:“你们就搅吧,搅吧!搅得流民揭竿起义,搅的朝廷沦为天下的笑柄,我等无非陪着你们一起玩命就是!!!” “你有什么资格教训我?” “你们知不知道我严家为了大明,为了圣上付出了多少!” “这大明两京一十三省,额………” 严世蕃刚想起嘉靖皇帝已经说过了那句话,立刻把到嘴的话给憋了回去,随后继续说道:“哼,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高拱是一个,徐阶是一个,你张居正也是一个!” “你好好查查,你一直敬重的徐阶徐阁佬,他们家中有多少的田地!看看大明朝最大的地主是谁!还敢说我们霍乱圣心,怎么不见他徐家拿出粮食来救灾!!!” “非要听你们的,让国库大开,都去救济那些流民!到时候福建沿海抗倭没了军需粮草,你们就是最大的罪人!!!” 严世蕃指着张居正的鼻子,一边反驳,一边破口大骂着。 而张居正这次却没有回应,只是冷冷的看着严世蕃,在目送着严世蕃骂够了,骂爽了,走了之后,张居正这才继续出言痛骂道:“说的倒是冠冕堂皇!国库空虚还不是让你们爷俩给贪墨了!!!徐阶那厮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也总比你们父子二人这种蛀虫要好的多!!!” 而伴随着嘉靖皇帝的命令下达,工部自然不敢耽搁。 连忙加派人手在北京城中建筑起了一座巨型的求雨法坛。 甚至还去各大道观,请来了名声在外的大道士。 在半个月之后。 在工部的加班加点之下,这一座法坛拔地而起。 当日天气炎热干燥。 但北京城却从各地聚拢来了数万人的流民队伍。 内阁怕出现什么意外。 连忙去兵部调了军令,派出了几万名的士兵,用来维持现场的秩序。 而身穿道袍的叶天策,不知何时依然混进了现场之中。 “这位道长,你也是来求雨的吗?” “陛下除却请了几名大修士之外,还广招天下贤士,有能力者皆可上坛求雨,只可惜无一人敢去。” 一名穿着麻布衣服的北京百姓,看到了叶天策的装扮,连忙上前去询问道。 “没错,贫道便是来求雨的,”叶天策点了点头,在了解了一些事情之后,便走到了那几个大修士的旁边。 而在叶天策前方,一位穿着黄袍的道人,注意到了叶天策的到来。 顿时神情有些不悦。 “不知这位道友在何处修行,竟然如此年轻,就敢来上坛与我等一同求雨,想必是哪位大修士的弟子吧?” 黄袍牛鼻子道长将目光看向叶天策,冷笑着开口问道。 听到声音,其他人也纷纷看向了叶天策。 甚至坐在高台上的朱厚熜也注意到了这一幕。 朱厚熜随即喊来身旁的黄锦,低声询问:“那位道长是谁?我大明境内还有这一号人物吗?端的英俊潇洒,不过过于年轻了,恐怕法力低微。” “回禀陛下,此人老奴并无印象。” “也不再受邀请的大修士之列,恐怕是自作主张来参加求雨大会的。” “至于其能力,老奴不敢妄言。” 黄锦十分恭敬的说道。 “哦,那就看看他的能力吧,也许他能给朕一个惊喜,也说不定,”朱厚熜点了点头,喝了一口一旁宫女递来的冰块茶汤,随后继续闭目养神。 另一边,听到黄袍道人的询问,叶天策呵呵一笑,打了个稽首,一本正经的回答道:“贫道乃是隐世宗门,炸天宗真修,人称天策道人,不知这位道友该如何称呼?” “没听说过这个宗门,更未曾听说什么天策道人。” “也不是道友说出来糊弄我等的。” “此次求雨大会意义重大,是为了解救天下黎民百姓。” “道友可不要为了一些赏赐,就来冒充我道门之人,小心事情败露,被株连九族啊!” 黄袍道长并没有回答叶天策的问题,而是自顾自的冷笑着说大话。 “那就不劳道友费心了,”叶天策同样冷冷一笑。 随着九声钟鸣响起。 在万众瞩目之下,一行人之中,站在队伍最前方,那为首的紫袍道长率先登上了法坛之上,嘉靖皇帝朱厚熜则是直接坐直了身体,神情严肃。 这位穿着紫袍的道士,可是他派人花了大代价,才从山上请下来的得道高人。 据说有人得见这位高人能够徒手击毙斑斓大虎。 并且精通开坛作法之事,颇为神异。 朱厚熜这次倒是要看看,此人真的是否如同民间传说的那样神乎其神。 如果这次真的能够求雨成功的话。 他也不介意将此人封为他大明国师,并且将道门立为大明之国教。 而那紫袍道人则是被太阳晒得满头大汗,本来年岁就不小,甚至胡须都花白了,还要忍受这残酷天气的折磨。 至于能否求雨成功这件事情,他是一分把握都没有。 毕竟以前也没有干过这种事情。 但是在朱厚熜派来的人的威逼利诱之下,紫袍道人还是登上了法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