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方成(2/2)
“咱们中医,检查啥体格,这叫腹诊,腹诊懂吗?”林动听到这不乐意了,给这个中医学生之耻解释道:“伤寒论里面有腹诊的,比如说小柴胡汤,胸胁苦满,这就是腹证。”</p>
那个同学虽然也学过伤寒论选读,但是老刘教的学生,那课上完就忘,能留下什么东西?所以林动说的这些,他是隐隐约约有点印象,但是怎么想都想不出来了。</p>
不过不是有什么特殊癖好就成。</p>
二人找了个教室,后排有那种翻座的座位,让那男同学横着躺下,然后林动撸起袖子开始腹诊。</p>
旁边还吸引了不少其他的同学,有几个女生看着俩男生一个躺着闭上眼睛,另外一个撩起袖子,似乎要上手的样子,登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兴奋了起来。</p>
“这是在干嘛呢?”</p>
“哇,你觉得那个是攻?那个是受?”</p>
“不会吧?有没有可能是在练体格检查?”毕竟是医学院校,有个学生中肯的推测。</p>
有人已经偷偷拿出手机开始录像了,标题已经想好了,“震惊!两男性大学生在教室里公然”</p>
然而林动并没有想太多,他迅速地将手按压在了男同学的胸骨剑突下方,触感柔软。这时,旁边的女生们发出惊呼声:“快看啊,已经开始动手了!”</p>
林动询问道:“有什么感觉吗?”男同学回答说:“没有特别明显的感觉。”</p>
林动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句话:“心下痞,但满而不痛。”这正是半夏泻心汤证的典型表现。他心中暗自思忖:“没错,就是这个方子!”</p>
随后,林动让男同学站起身来,并继续为他开具药方。</p>
姜半夏15g,黄芩10g,黄连5g,干姜10g,甘草10g,党参20g,大枣15g,延胡索15g</p>
三付,水煎服,一日一剂分服。</p>
周围的人听到这句话后,纷纷恍然大悟。他们终于意识到,原来这两个人刚才并不是在开玩笑或者打闹,而是真正地在诊病!</p>
然而,对于这种需要触摸腹部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众人还是感到十分好奇和疑惑。毕竟,传统观念中的中医似乎只依靠脉象就能够准确判断病情。</p>
这时,人群中有一名来自习的仲景班学生带着一丝不确定的语气问道:“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腹诊吗?”他的话语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大家开始交头接耳起来。</p>
其实,腹诊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伤寒论》中确实有所提及,但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对中医理论的误解,国内并没有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诊断手段得到充分发展。</p>
相反,在明清时期,中医逐渐强调脉象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观察与检查。因此,现代人们普遍认为中医只需通过号脉即可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p>
相比之下,日本却非常注重腹诊,并在此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可以说,虽然我们失去了一部分宝贵的医学遗产,但在另一个国家却得到了传承和发扬。</p>
这种现象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p>
林动将方子交给了这个同学,然后就去上课了。</p>
下午五点多,那同学又找到了他,还提着一袋子真空包装的中药。</p>
喜欢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请大家收藏:(20)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