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弓没有回头箭(1/1)

次日,李泰的亲信官员得到指示后,立刻行动起来。朝堂之上,那官员慷慨激昂地说道:“启奏陛下,太子李承乾行为不端,结党营私,实乃大患!” 李承乾怒不可遏,反驳道:“你这是血口喷人,污蔑本宫!” 官员冷笑道:“太子殿下莫要狡辩,证据确凿!” 皇帝皱起眉头,说道:“可有证据?” 官员呈上一份奏折,说道:“陛下请看,这上面详细记录了太子的种种罪行。” 李承乾瞪大了眼睛,喊道:“这是诬陷,是伪造!” 皇帝沉默不语,脸色愈发阴沉。 李承乾向前一步,拱手说道:“父皇,儿臣一心为大唐,从未有过结党营私之举,这纯属诬陷。” 皇帝目光严厉地看着他,说道:“那你如何解释这奏折上所罗列之事?” 李承乾挺直了身子,大声说道:“儿臣不知这是从何而来的污蔑,定是有人存心陷害。” 李泰在一旁阴阳怪气地说道:“太子哥哥,证据都摆在眼前,你还不认?” 李承乾怒视李泰,说道:“你休要在此煽风点火,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何要这般陷害我?” 李泰装作无辜的样子,说道:“哥哥这话可就冤枉我了,我也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着想。” 这时,一位老臣站了出来,说道:“陛下,此事还需详查,不可轻易定论。” 李承乾瞪着那弹劾他的官员,厉声道:“你口口声声说我结党营私,可有真凭实据?莫要信口雌黄!” 那官员毫不退缩,回应道:“太子殿下,下官所言句句属实,您平日里与某些大臣往来密切,这不是结党又是什么?” 李承乾气得双手握拳,说道:“我与大臣商讨国事,也是为了大唐的繁荣,怎能被你说成结党!” 官员冷笑一声,说道:“殿下这说辞未免太过牵强,难道您以为能蒙混过关?” 李承乾怒目而视,吼道:“你这奸佞小人,定是受人指使,故意陷害于我!” 官员脸色一沉,说道:“太子殿下,您这般指责下官,难道是心虚了?” 李承乾咬牙切齿道:“我身正不怕影子斜,倒是你,居心叵测!” 李承乾见说不过那官员,顿时恼羞成怒,五官扭曲得近乎狰狞,双眼圆睁,眼珠子仿佛要瞪出来一般,额头上青筋暴起。他身体前倾,整个上半身都向前探出,手指着那官员,声嘶力竭地破口大骂道:“你这无耻狗贼,满嘴胡言乱语!定是收了他人好处,才在此处血口喷人!我李承乾行得正坐得端,岂容你这般污蔑!你这卑鄙小人,心思歹毒,妄图加害于我,必不得好死!” 那官员被李承乾这一顿骂,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但仍强装镇定说道:“太子殿下,您这般失态,有失皇家风范。” 李承乾怒喝道:“皇家风范?我看你这等奸佞之徒才是败坏皇家名声!你居心叵测,诬陷忠良,老天都不会放过你!” 官员反驳道:“殿下如此胡搅蛮缠,莫不是心中有鬼?” 李承乾骂道:“鬼?我看你才是心中有鬼!你这不知死活的东西,今日敢在朝堂之上信口雌黄,来日定让你千刀万剐!” 这时,皇帝猛地一拍龙椅,那手掌重重落下,震得龙椅扶手都微微颤抖。皇帝脸色铁青,眉头紧皱,双眼怒视着李承乾,呼吸变得急促起来,胸口剧烈起伏,喘着粗气大声喝道:“够了!成何体统!” 李承乾气呼呼地说道:“父皇,儿臣实在是被这恶贼气昏了头。” 皇帝脸色阴沉,说道:“此事朕自会查明,若你真的清白,自会还你公道,若你有罪,定不轻饶!” 李承乾赶忙说道:“儿臣相信父皇定会明察秋毫。” 李泰在一旁煽风点火,他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阴阳怪气地说道:“哥哥如此气急败坏,莫不是真的心中有鬼?” 周围的大臣们有的面露惊恐,大气都不敢出,低垂着头,生怕被卷入这场纷争;有的则一脸忧虑,眉头紧锁,暗自为朝廷的局势担忧;还有的目光闪烁,似乎在盘算着自己的利益得失。 李承乾怒视李泰,骂道:“你这狼子野心的东西,休要在此落井下石!” 李泰装作委屈的样子,低下头,可那嘴角的笑意却未完全消失,说道:“哥哥这般说,真是让我寒心。” 皇帝不耐烦地说道:“都给朕闭嘴!” 随后,皇帝宣布退朝,众人纷纷散去。 回到东宫,李承乾依旧余怒未消,对身边的侍从说道:“这可恶的官员,定要让他付出代价!” 侍从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息怒,保重身体要紧。” 李承乾愤愤不平地说道:“我怎能息怒?被人如此诬陷,这口气如何咽得下!” 侍从说道:“殿下莫急,或许我们可以从长计议,寻找证据证明殿下的清白。” 李承乾沉思片刻,说道:“你说得有理,此事需从长计议,定要揪出幕后黑手。” 散朝之后,李承乾怒气冲冲地回到东宫,一路上脚步急促,身后的侍从们都几乎跟不上他的步伐。 进入寝宫,他一把将桌上的物件统统扫落在地,怒吼道:“这李泰,平日里就对我这太子之位虎视眈眈,如今竟当着父皇的面如此诋毁我,我定不会让他得逞!” 侍从们吓得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其中一位胆大的侍从小心翼翼地说道:“殿下息怒,保重龙体要紧。” 李承乾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说道:“息怒?你让我如何息怒?那李泰如此嚣张,还有那可恶的官员,定是他们勾结在一起,想要陷害于我。” 而另一边,李泰回到自己的宫殿,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他对身边的心腹说道:“今日之事,李承乾算是彻底惹怒了父皇,这对我们可是大好时机。” 心腹附和道:“殿下英明,只要我们再略施手段,这太子之位迟早是您的。” 李泰冷笑一声:“哼,李承乾这个蠢材,如此沉不住气,怎能担当大任。” 与此同时,皇帝在御书房中,也是心烦意乱。他回想着朝堂上李承乾的失态和李泰的煽风点火,心中忧虑重重。 “这两个儿子,为了这太子之位,竟闹得如此不可开交。”皇帝自言自语道。 这时,皇后闻讯赶来,轻声说道:“陛下,莫要太过忧心,孩子们还年轻,难免冲动。” 皇帝皱着眉头说道:“可这关乎着国家的未来,朕怎能不忧心。” 皇后安慰道:“陛下,不如我们找个机会,好好劝劝承乾和泰儿。” 皇帝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几日之后,皇帝在御花园设宴,召来了李承乾和李泰。 李承乾一脸不情愿地前来,见到李泰,眼中充满了敌意。 皇帝说道:“今日,朕不想谈朝堂之事,只想让你们兄弟俩好好聚聚。” 李泰赶忙笑着说道:“父皇说得是,儿臣一直都盼着能和哥哥好好相处。” 李承乾冷哼一声:“谁要和你好好相处。” 皇帝脸色一沉:“都给朕住口!你们是亲兄弟,为何要如此针锋相对?” 李泰连忙说道:“父皇息怒,都是儿臣不好,惹哥哥生气了。” 李承乾愤怒地说道:“你少在这里假惺惺!” 兄弟俩又争吵起来,皇帝气得拂袖而去。 皇后在一旁无奈地叹气:“这可如何是好。” 此后,朝廷中的局势愈发紧张,各方势力也开始暗中较劲。 李承乾决定主动出击,他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密谋着应对之策。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揭露李泰的阴谋。”李承乾说道。 心腹们纷纷点头:“殿下,我们都听您的。” 而李泰也没闲着,他不断拉拢朝中大臣,壮大自己的势力。 在一次朝会上,李承乾和李泰又因为一件小事争论不休。 李承乾说道:“李泰,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心思。” 李泰回击道:“哥哥,你莫要血口喷人。” 大臣们都在下面窃窃私语,朝堂一片混乱。 皇帝大怒:“你们还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 自从那次朝堂上的激烈争吵后,皇帝李世民的心中愈发烦闷。他深知两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可对于魏王李泰,他心底却总有一份偏爱。 一日,皇帝在书房中处理政务,李泰前来请安。李泰恭恭敬敬地行礼,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父皇,儿臣前来探望您,见您如此辛劳,儿臣心中甚是担忧。” 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看着李泰,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泰儿,你有心了。” 李泰走上前,为皇帝轻轻捶背,说道:“父皇,您可要保重龙体,这天下还需您来掌舵。” 皇帝拍了拍李泰的手:“泰儿,你向来聪慧懂事,若你兄长能有你一半的沉稳,朕也能少些烦恼。” 李泰忙说道:“父皇,兄长也是一时冲动,您莫要太过责怪他。” 皇帝叹了口气:“你能如此大度,甚好。朕这些日子也在思量,如何能让你们兄弟和睦相处。” 李泰眼珠一转,说道:“父皇,儿臣愿为您分忧,定当努力劝解兄长。” 皇帝点了点头:“若真能如此,那是极好的。” 不久,皇帝决定带着李泰一同微服出宫。一路上,李泰对皇帝关怀备至,细心地为皇帝介绍街边的新奇事物。皇帝心中对李泰的喜爱又增添了几分。 回宫后,皇帝赏赐了许多珍宝给李泰,这让宫中众人都看在眼里。 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心中愤愤不平。他在东宫中大发雷霆:“父皇如此偏爱李泰,这分明是要废了我这太子之位!” 他的心腹劝道:“殿下,切不可冲动,我们需从长计议。” 李承乾咬牙切齿地说道:“我怎能坐以待毙,定要让父皇看到我的能力。” 于是,李承乾也开始努力表现自己,他频繁地参与朝政,提出一些见解。然而,皇帝对他的态度依旧冷淡。 李泰得知李承乾的举动后,暗自冷笑:“哼,就凭你也想与我争宠。” 一次,皇帝在宫中举办宴会。李泰献上了一首自己亲自创作的诗词,引得众人称赞。皇帝更是龙颜大悦:“泰儿才华出众,实乃朕之骄傲。” 李承乾脸色阴沉,他起身说道:“儿臣也为父皇准备了一份礼物。”说着,让人呈上一幅自己亲手绘制的画作。 皇帝只是淡淡地看了一眼,说道:“嗯,有心了。” 李承乾心中失落至极。 宴会结束后,李泰故意在李承乾面前炫耀:“兄长,看来父皇还是更欣赏我啊。” 李承乾怒目而视:“你别得意太早!” 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帝对李泰的偏爱愈发明显。李泰在朝中的势力也逐渐壮大,许多大臣纷纷投靠于他。 而李承乾则陷入了困境,他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 在一个深夜,李承乾召集了最信任的心腹,秘密商议着对策。 李承乾神色凝重地说道:“如今局势对我们极为不利,若再不采取行动,我这太子之位恐将不保。” 心腹们纷纷献策。 与此同时,李泰也在谋划着如何彻底击败李承乾,登上太子之位。 自那宴会之后,李承乾彻底心灰意冷。他望着皇宫的高墙深院,心中满是悲凉与绝望。 “这皇宫,已无我容身之地。”李承乾喃喃自语,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一日清晨,李承乾带着几个亲信,简单收拾了行装,便准备离开皇宫。 他的亲信担忧地说道:“殿下,您真的要走?这一走,可就再难回头了。” 李承乾凄然一笑:“不回头又如何?在这宫中,我已看不到希望。” 他们缓缓走出宫门,李承乾最后回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宫殿,毅然转身离去。 一路上,李承乾沉默不语,脸色阴沉。亲信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我们接下来去哪里?”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去西山,从此远离这是非之地。” 到达西山后,李承乾找了一处幽静的地方,搭建了一间简陋的茅屋。 “从今往后,这里便是我的安身之所。”李承乾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承乾过上了平淡的生活。他每日清晨起来,便去山中砍柴,偶尔也会在溪边垂钓。 然而,皇宫中的局势却并未因他的离开而平静。李泰以为李承乾的离开是他的机会,越发肆无忌惮地扩张自己的势力。 皇帝李世民渐渐察觉到了李泰的野心,心中开始有了一丝悔意。 “承乾虽冲动,但心地善良。朕是否错怪了他?”皇帝自语道。 皇后也在一旁说道:“陛下,承乾离开后,臣妾这心中总是不安。” 皇帝皱起眉头:“派人去西山,看看承乾过得如何。” 使者来到西山,见到李承乾。 李承乾冷漠地说道:“回去告诉父皇,我在这过得很好,无需挂念。” 使者无奈,只得回去复命。 皇帝听闻,长叹一声:“是朕对不起他。” 而李泰得知皇帝派人去了西山,心中开始不安。 “莫非父皇对李承乾还有旧情?”李泰暗自琢磨。 于是,他加紧了谋取太子之位的步伐。 但他的急功近利引起了朝中一些大臣的不满。 一位老臣在朝堂上直言:“魏王如此心急,恐非国家之福。” 李泰怒目而视:“你这老匹夫,竟敢胡言乱语!” 皇帝见状,心中更加不悦。 与此同时,在西山的李承乾,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心境也发生了变化。 “或许,我不该如此轻易放弃。”李承乾望着远方,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