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正确的教育方式(1/1)

殷无咎兴奋得抱起李英娥大声嚷道:“皇后,你真是朕的贤内助啊!” 由于李茂存在感实在太低,殷无咎几乎快要把他给忘记啦,谁让这家伙只会埋头苦干。 目前南方各州都在加快开发速度,南方百姓很多移民荆州、楚州、越州三地,这些地方都是位于长江流域的水系范围,各地来往交通较为方便,因此才能吸引百姓前来垦荒。 李萼执掌朝政期间,他专门为南方各州制定开发计划,鼓励淮河以南汉人百姓移民荆州、楚州、越州三地。 凡是移民荆州、楚州、越州三地,各州官府将会分发耕地和农具,毕竟这三个州地广人稀,还有大量土地尚未开发出来。 只有荆州、楚州、越州三地开发得差不多,李萼才会继续制定下个计划,他做事向来都是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就在殷无咎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只小手捂住他的眼睛,耳边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声音:“父皇猜猜我是谁!” “娇娇,这还用说吗?” 殷无咎觉得自己大女儿怎么会这么可爱,他拉下这双小手睁开眼睛,意外发现殷天娇站在面前。 “嗯?” 殷无咎顿时感到匪夷所思,转过头去这才发现原来是他的二儿子殷天骄。 大女儿殷天娇和二儿子殷天骄乃是李英娥所诞下的龙凤胎,他们姐弟两人只有一字之差而已。 二儿子殷天骄刚才竟能模仿出他姐姐的声音,这才导致殷无咎猜错人。 “父皇,你猜错啦!” 大女儿殷天娇脸上露出得意笑容。 殷无咎直接把二儿子殷天骄拉到身边,轻微敲打他的脑袋教训道:“你刚才为什么要欺骗父皇啊?” “父皇,我可没有欺骗你。” 二儿子殷天骄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他干脆选择装疯卖傻想要蒙混过关。 “参见父皇!” “参见父皇!” 三儿子殷天恒和四儿子殷天浩则是过于正经,他们两人性格从来都是不苟言笑,从小喜欢舞刀弄枪,将来肯定会走武将路子。 这些日子殷无咎亲自教导孩子们读书学习,并且还亲手教他们射箭。 或许孩子们继承殷无咎的强大能力,他们已经能够骑羊引弓射鸟,就连力气也比同龄小孩还要更加巨大。 “你们两人怎可戏弄陛下,还不赶紧进行道歉!” 李英娥脸色不悦怒斥道。 大女儿殷天娇和二儿子殷天骄见到母亲已经生气,他们姐弟两人顿时委屈起来。 殷无咎见状急忙安慰道:“没事没事,父皇没生你们的气。” 李英娥见到殷无咎如此疼爱两个孩子,她皱着黛眉劝谏道:“夫君,虽说小孩子调皮捣蛋乃是正常之事,但也要告诉他们这是不对的。” 殷无咎认为李英娥这话说得没毛病,可他又觉得没必要跟小孩子这么认真吧? 李英娥抢在殷无咎面前教训道:“可知道你们两人错在哪里吗?” 大女儿殷天娇和二儿子殷天骄面面相觑,他们姐弟两人微微点头承认错误。 大女儿殷天娇擦干眼泪委屈巴巴说道:“我不该带着弟弟戏弄父皇!” “很好,看来娇娇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李英娥当面夸奖大女儿殷天娇,随即她把眼光转移到二儿子殷天骄的身上:“你知道你错在哪里吗?” “我错在不应该跟着姐姐一起戏弄父皇。” 二儿子殷天骄同样认错。 李英娥蹲下身来细声细语说道:“那你们要答应我,以后这种事情别做了好吗?” “好!” 他们姐弟两人微微点头说道。 李英娥顿时喜开颜笑,她毫不吝啬夸赞道:“真乖,我的孩子果然是最聪明的!” 面对来自李英娥的夸奖,他们姐弟两人瞬间转悲为喜,这变脸速度还真快。 从小到大,崔彩云一直教导他们有错必改,这为孩子们打下良好基础,在他们内心已经认可做错事是要认错的,而这才是正确教育小孩子的启蒙思想和逻辑思维。 紫微宫,中书省。 颜真卿接到殷无咎的口谕,点名让他主持编修唐史。 “真是奇怪,为何陛下点名让我负责编修唐史呢?” 颜真卿对此感到有些不解,他赶紧找来张巡和卢全诚进行商议。 张巡很快便猜到殷无咎的圣意,他一脸微笑开口说道:“中书令不必多虑,陛下是想让你监修唐史,而非要你本人亲自参与编修。” 颜真卿顿时豁然开朗,他已经明白殷无咎的良苦用心。 刚才秘书女官前来传达口谕的时候,特地强调若是人手不够,大可征集翰林学士前来协助。 翰林学士皆为世家嫡子和公侯世子进行充任,门荫入仕,他们不用通过科举考试便可进入官场,依靠父辈恩荫享有特殊待遇。 唐朝时期五品以上的官员都可以荫及子弟,使得通过门荫入仕成为一种重要的官员选拔途径,因此大唐朝廷虽然实行科举制,但是门荫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入仕方式,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通过科举的世家子弟来说,这是他们进入官场的主要途径。 后来殷无咎对于门荫制度进行严格限制,只有世家嫡子和公侯世子才能享受这方面的特殊待遇。 着书修史主要就是校勘典籍史料,也就是看看有没有错别字,或者有没有被人夹杂私货,这种东西没有明确的进度,就算一天只看一页纸也没人多说什么。 最重要的是,着书修史对于世家嫡子和公侯世子而言,这仅仅只是过渡阶段而已,只要熬过这段悠闲时光,大好前程自然到手。 对于能够躺着的人,他们还愿意站起来卖力干活,那确实应该委以重任。 颜真卿领悟到殷无咎的圣意,他赶紧上奏请求抽调翰林学士参与负责编修唐史。 殷无咎立刻批准颜真卿的请求,直接把上百名翰林学士通通打包送了过去。 同一时刻,郑相如拿着诏书召集天底下的世家子弟,大量世家子弟携带藏书纷纷赶来洛阳,他们对于撰修类书产生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