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悄然上市(1/2)
其实只要不是古董,赵山河就根本不在乎,在他看来,既然是瓷器,那就是平时使用的生活器具。</p>
相当于别人给他送了几个碗、几只茶杯。</p>
当然,他也并不会因为这点礼物就改变自己的想法就是了。</p>
下午,赵山河没有再去商场了,继续陪着老婆女儿到楼下晒太阳。</p>
四点多钟的时候,赵浩打听到了赵山河想知道的消息消息,过来汇报。</p>
赵山河也接了两个电话……</p>
潭市吃槟榔的历史已经很长了,就不再赘述,到了49年之后,潭市城乡还有一些家庭小作坊,手工加工槟榔,一直到改开前。</p>
产量低不说,而且那时候潭市吃槟榔的,只有一小部分人。</p>
但开放了私营经济之后,槟榔立马成了热销的商品,从原本的家庭小作坊,扩大到了小型的工厂,批量化生产,但规模仍然不大,工厂林林总总有十来个。</p>
这种小作坊一直延续到了80年代末。</p>
85年后,私营经济再次放开,个体户越来越多。</p>
潭市的槟榔市场却逐渐饱和,竞争日益激烈,这些加工厂,有的开始进口机器,淘汰了人力,开始进行半机械化的加工,也就逐渐拉开差距,然后开始大鱼吃小鱼。</p>
等到87年的时候,就只剩下了叶、刘两家。</p>
这两家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十分紧张的,明里暗里全是竞争。</p>
随着两家工厂在潭市打广告、做宣传,渐渐的,槟榔就和香烟一样,成了不少人的必备之物,每天不嚼上几颗,浑身都不得劲。</p>
消费群体很广,从二十岁的年轻人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不分男女,各个年龄阶段都有。</p>
这时原本的散称槟榔,已经穿上了外,开始以袋论价了。</p>
叶家的品牌叫槟皇,刘家的叫神能。</p>
半机械化,产能提升之后,两家加起来的产量已经达到每年300吨,对潭市这个地级市来说,已经有点吃不下了,不得不向周边地区扩张,比如株市、衡市,以及省会南城!</p>
最近,叶刘两家开始较劲,都想在南城占领更多市场。</p>
两家人都发现了,南城最大的商场,华龙商场,竟然还没有上架槟榔,于是纷纷前来联系,但都被赵浩拒绝了。</p>
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故事。</p>
赵山河也知道他们两家工厂的规模,年销售额大概在1200万左右,已经不少了,但相比后世动不动上千亿的规模,目前根本就不成气候。</p>
但是这两个厂子养活的工人,少说也有一千多个。</p>
而且这还是加工厂,槟榔是热带作物,抚远本地是种不活的,种植基地在琼州,那边还有不少的农民靠着种植槟榔为生。</p>
光是把厂子关停肯定不行,这些员工要吃饭的,眼下这个风口浪尖,潭市的领导肯定不想看到突然出现一千多个无业游民。</p>
具体要怎么做,那就值得深思熟虑了。</p>
赵山河又想到了自己的正气饮业。</p>
提供工作岗位倒是没问题,两款茶饮料,都需要大量的茶叶。</p>
正好他也打算自己弄一部分原材料,可以开个茶厂,让一部分人转型种茶树。</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