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 陈以勤百感交集(1/2)

冯保心道:“我见过,不就是长颈鹿,动物园里多的是。”</p>

朱翊钧懒得跟他扯闲篇,低头继续看地图。这份地图是他出门的时候,从宫里带出来的,全国各地,重要的府、县均有绘制,甚至还画出了南洋许多岛屿和国家。</p>

朱翊钧的食指落在苏州府的位置,一直向南,沿着大海画出一条航线,直至一个标注“爪哇”的岛屿。</p>

随后,他的手又落到那条起点在云南,贯穿缅甸的丽水上,最后落在了入海口,往下一轻轻一滑,正是爪哇岛。</p>

对比两条航线就不难发现,从缅甸出发到南洋,比从刘家港出发,路程要短一些,越往西边走越短。</p>

朱翊钧太聪明了,冯保什么也不必说,他自己通过观察和分析,就能有重大发现。</p>

缅甸的重要性,远不止增加一点国土面积那么简单,而是这条,在当地名为伊洛瓦底江的河流,它是缅甸境内第一大河。</p>

伊洛瓦底江汇入海洋的地方,是几百年后,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印度洋出海口。</p>

在未来几百年的海权争夺中,如果能在缅甸拥有一个远洋深水港,不仅能带动西南甚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军事层面也有重大意义。</p>

朱翊钧已经从历代帝王的陆权思想,开始向海权意识转变,这也多亏了冯保从小就向他灌输大海的重要性。</p>

外面雨势减小,淅淅沥沥的声音反倒催眠。看完地图,朱翊钧放下蜡烛,打了个哈欠:“我困了。”</p>

王安说道:“茶煮好了,陛下不喝一口吗?”</p>

朱翊钧摆了摆手:“给宿卫的锦衣卫喝吧。”</p>

说完,他就躺下睡了。</p>

第二日继续赶路,沿着一条河来到保宁府,快进入县城的时候,在路边看到一群人,正在忙着修桥。</p>

朱翊钧过去凑热闹:“老乡,这修的是什么桥?”</p>

老乡头也不抬回他:“以前叫西桥,现在叫广恩桥。”</p>

朱翊钧好奇道:“以前就有?”</p>

“有,宋代就有,后来塌了,大家过不了河,要去省府或是重庆,只能乘坐渡船。河水湍急,每年都会因为渡船倾覆,淹死许多人。后来在京城做大官的陈老爷告老还乡,主持重修西桥,改名叫广恩桥。”</p>

“在京城做大官的陈老爷”让朱翊钧想起一个人,他又问:“陈老爷家住哪里?”</p>

对方一下子警觉起来,抬头看着他:“你们是什么人,找陈老爷什么事?”</p>

朱翊钧找了块石头,站在河边四处张望:“算是一位故人,他曾是我父亲的老师。找他也没什么事,叙叙旧。”</p>

那人看着他,衣着富贵,出门带着仆从,容貌俊美不像是穷凶极恶之徒,便也放下心来:“陈老爷每天都会过来,你在这儿等等吧。”</p>

朱翊钧又道:“天气这么热,陈老爷都六十多了吧,还要亲自监工吗?”</p>

“从修桥开始,陈老爷几乎每日都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