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 章 南京皇宫和北京大(1/2)

“那些小时候的梦境,拜谒真君使者和西王母,昙鸾菩萨化身,通过试炼,数次梦见真君口授真经……如此种种都由我爹与王世贞安排。”</p>

朱翊钧笑道:“主要是王世贞这个文坛领袖发挥想象力吧。”</p>

王小姐不说话,算是默认了。</p>

“再后来,我爹和叔父也拜我为师,越来越多文人到我家拜访,也要拜我为师。”</p>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王世贞以我的名义创立‘恬澹教’,在问梅阁为我安排一间精舍,让我每日为众人讲经。讲经七日,闭关一日。”</p>

朱翊钧道:“看来,今日正是你的闭关之日。”</p>

王小姐皱眉:“这几日不知怎的,王世贞取消了所有讲经,我爹特意嘱咐我留在问梅阁,像是什么人来了南京。”</p>

朱翊钧没接她的话,继续问道:“‘恬澹教’是个什么教?”</p>

王小姐不答反问:“公子认为‘恬澹’是何意?”</p>

这个难不倒朱翊钧:“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乃是清静淡泊之意。”</p>

王小姐赞道:“公子博学。”</p>

朱翊钧明白了:“所谓‘恬澹教’表达的是与世无争的、淡泊名利的心态,抑或是官场失意的豁达。”说到这里,他露出个轻蔑的笑:“王世贞,南京大理寺卿,正三品。王锡爵,国子监祭酒,正四品。”</p>

“他俩还不满足?”</p>

他俩当然不满足。</p>

王世贞的同年中,李春芳、张居正都是首辅,三甲的殷士儋也是次辅,汪道昆现任兵部尚书,就连吊车尾的殷正茂也是南京户部尚书,掌握整个应天府的经济大权,也比他这个南京大理寺卿风光许多。</p>

他家世代为官,他本人又颇受江南文人追捧,在官场上却总是混得不如意。</p>

王锡爵更不用说,他是嘉靖四十一年的榜眼,一直在翰林院供职,曾是穆宗的讲官之一,下一步就是入阁拜相。他的同年申时行已经是次辅,余有丁也是皇上身边的红人,就他,被高拱赶来南京。多次向张居正示好,想调回北京,张居正却始终不搭理他。</p>

“我听说,有许多浙江文人反对王世贞。”</p>

王小姐的话唤回了朱翊钧的思绪:“为什么反对他?”</p>

“反对他提倡的摹古之风,称他为‘妄庸巨子’。”</p>

朱翊钧想起曾经徐渭对王世贞的评价,这倒是对上了。</p>

他又找王小姐要了一份弟子名单,这些人基本可以归结为两大类。</p>

一类是仕途不顺,或者说因为反对张居正,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另一类,是即将参加科考,而反对张居正改革的人。</p>

如此看来,王锡爵和王世贞打造昙阳大师的形象,就是为了笼络这帮文人。</p>

而他们真正的目的,归根结底,也不过两个字——争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