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掘道入城385(1/2)

其城西有整个安定最重要的两个资源点之一的卤池。</p>

虽然只是一个小池,但却是杨秋如今拒不投降的底气和依仗。</p>

有乌氏城北的开头山与凡亭山阻挡,防御北方势力,暂时不必急于拿下高平,但临泾却是这次必须任务。</p>

若拿不下临泾,且不说已归顺的四县,是否还会顺服,就是让杨秋一旦缓过气来,也可传信各处求援。</p>

此战一旦失利,便只能退回汉阳。</p>

而一旦退回汉阳,从整个局势上看,退缩的就多了,从政治上、还是对如今复杂的局势,都会造成微妙的影响,而汉阳也多添了一个需要防御的方向。</p>

甚至,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是否能再负担一次远征。</p>

所以,这座城不好打,却必须打。</p>

然而,</p>

果然不好打!</p>

城中兵勇算不得精锐应用,排布守备也不算高明,但杨秋显然也明白己方优劣之处,依仗坚城,闭门据守,俨然做个缩头乌龟,要和他比耐性。</p>

如今与陇关时攻城又不同,一则城池更阔,二则人口更多,三则天时不利,其实才攻七天,与古之攻城围城,动辄一月半年,还相去甚远,但劳师远征一年,至此已兵卒疲惫。</p>

古往今来,多少名将大战,被拖进严寒中翻车,简直数都数不过来。</p>

所以对方耐心等着寒冬,他却需赶在酷寒之前,抢攻下临泾城。</p>

在这种时候,即使吕布、典韦这样的骁勇之士,都不好使,他们即使再力大无穷,也无法打穿厚重的城墙。</p>

强攻临泾第七日,眼见日头要过午,兵卒气势渐渐衰弱,荀柔挥挥手,下令鸣金收兵。</p>

好在,他早有预料,正面战场攻城未必能奏效,和戏志才早就商议,在攻城第二天就同时开启第二套方案。</p>

即借大军攻击掩饰,暗中晨夜不休,掘土为隧,挖地道通入城中。</p>

此计也为借地利。</p>

为防御北方善于骑射的游牧民族,临泾城建在丘陵地貌之上,以便形成高下俯仰优势,但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弊端。</p>

西北土地山石不大,积土成丘,周围由于人类活动,树林稀小,城墙没有深厚的地基,从后方挖隧洞,就能挖穿入城。</p>

一旦隧道挖成,临泾城破只在朝夕。</p>

但他实在没想到,天冷得会这样快。</p>

起雾,起霜,阴云聚雪。</p>

似乎转眼还是秋阳,转眼就入严冬,风雪将至。</p>

收兵回营后,荀柔唤来张辽,询问隧道挖掘进展。</p>

“再需三日,隧洞便成。”</p>

急匆匆赶来汇报的张辽满脸疲惫,身上挂满黄土,连盔甲的颜色都分辨不出,看得出这几日,下足了功夫力气。</p>

“不行。”</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