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或静或动(2/2)

接下来的日子里,屈江干脆穿上道袍,每天早上就和一众师兄,师侄们念经打醮做功课,饭点了一起吃斋饭,闲暇之时打稿写书,需要资料了网上查询,或者向袁老师,常院长发电子邮箱。常院长笑说这个着作他也出力了,以后可要署名哦!</p>

在这期间,几个在报纸上和网上批评过他的西医,中医都成了名人。找他们看病的人一下就很多很多,结果没多久网上就传出,他们给人看病先是各种高价设备检查,然后就开出的药方全是高价药。总结就是这些人是打着医生旗号的生意人,还是你没法和他讨价还价的生意。</p>

很快工商部门检查出,他们自己营业范围不规范,主管上级部门又针对他们的看病方式提出检查,发现 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开出的药一部分有疗效,更多的都是无疗效,也吃不出问题的那种。完全违背了医德,纯粹就是为了挣钱,开出了巨额罚单。部分人所在单位也开除了他们,说他们纯粹是个人行为,和医院无关。</p>

到此,针对屈江的各种批评,戛然而止。舆论又被其他社会热点给盖过去了,特别是奥运会要举办了,各种宣传奥运会,都是积极健康的新闻画面。</p>

屈江一门心思的编写着课程,他现在是吸取教训,课程是循序渐进。他对自己的中医八维治疗法,解释说,这种新的治疗法,是传统中医结合现代最先进的生命科学,糅合而成的一种适合当代人的治疗方法。</p>

他现在着重要编写的就是中医心理学和中医承负因果学,屈江每天查大量的资料,涉及的知识点等。当然了,学院里的其他老师们也在协助他,特别是在设点知识点上,主要是学院其他中医老师协助。为此他还专门买了一个彩色打印机。</p>

春天里的山里,时冷时暖,山色以肉眼能看到的速度变幻,着绿由淡到浓。初芽萌动,一场春雨一场绿。山花烂漫争先恐后,每一场雨水都夹杂着清香与芬芳,这就是生机的味道。</p>

春去夏来,屈江在山里与师兄弟们一起修道,打醮,种地,做功,写书,他是在学院老师的建议下,干脆写了两本书,至于知识点,就由学院老师们去提炼了。《中医心理学》和《中医承复学》他把电子版发给学院,让编辑验收送审。</p>

天气慢慢的热了起来,屈江彻底的过起了田园道士生活,一身粗布道袍,下摆别在腰带上在山里生活着。</p>

这天午饭后,他正在自己的屋子里打坐,忽然摇晃了一下。他意识到地震了,第一时间冲出院子里。师兄弟们有人出来了大声喊着,地震了,地震~~~</p>

屈江赶紧掏出手机打给慕雪,电话一直占线打不通,过了会儿慕雪回过来了,说她没事,刚才已经给家里打过电话,孩子们都安全,现在家里保姆带着孩子在院子里,城里安全着,家里一切都好,知道他也一切都好后,才放心下来说她要给哥哥和家里人打电话,就急急得挂了。</p>

庙里的陈道长安排人检查房屋安全,看有没有人受伤。屈江也配合师兄们,一间房一间房的检查。特别是一些年岁较大的师兄,师伯师叔们。还好,庙里一切都平安无事。陈师兄又派人去山里检查,一些独居修炼的同修们的安全。</p>

半个小时后,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报了,本次的震源为川省的映秀镇。本次地震为八级特大灾难性地震,现在伤亡情况不清楚,初步估计会有大量伤亡。国家启动应急行动,屈江看了新闻后,再次给慕雪打电话,让她做好相应援助准备。特别是救灾物资,他准备过去参与救灾工作。</p>

很快屈江接到军医大的电话,紧急任务,要求他快速归队。屈江与师兄们告别,快速回家简单安排一下,开车飞奔到学校里到校教导处报到。校领导告诉他,接军委命令,要求他们组织医务人员,三小时之内,到地震最前沿进行医疗救治工作。现在直升飞机已经就位,让他们医生和护士,随身带上简单的手术设备先过去,其他物资会后续跟进。</p>

</p>

屈江是在去机场的路上换上作战军装的,他的工具已经有人帮他带来了。他们前期十二个人三个救治小组先过去,军委命令,灾情就是军情,务必到第一前线。</p>

飞机降落在汶川,从飞机上看下去一地狼藉,房屋是成片成片的倒塌,滑坡山石断层式的铺撒着大地,烟尘滚烈。当他们走下飞机时,全场残垣断壁,很多人在奔跑着救助,抬着担架,有人在抬着楼板。有人过来迎接他们到一个帐篷里,简单的分配了他们的工作。四个人一个小组 ,分别在四个帐篷里,现场开始手术。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就没有西医快效了,大部分受伤的都是需要手术止伤,然后再中医辅助康复。屈江不单是中医专家,他还是在站医学临床博士后,如果他写的两本书能通过,虽然他写的书是中医书籍,照样可以出站了,到时候相关委员会会给他颁发博士后证书。</p>

他们小组里他就是主刀医生,两名护士,一名麻醉师。他们随身携带有麻醉药和抗生素,现场也有医疗物资,直升飞机还正在不停的运输物资和人员。</p>

医疗小组在帐篷里马上投入到手术工作中,做手术对于屈江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缝合止血,断口接缝,切割断续,内脏导引术等等。很多一般西医需要借助仪器观察的手术,在屈江这里他都能熟练的恰到好处。他根本就不需要仪器观察,看着他娴熟的操作,小组成员都暗暗敬佩,怪不得领导要派他到第一线来,盛名之下无虚士。</p>

晚上有发电机输送,他们的医疗组一直没停止手术,两个护士轮换着吃饭,麻醉师也趁空吃过饭,就屈江一直没有下手术台。后半夜的时候他让俩护士轮换休息,麻醉师在观察仪器时也打盹,屈江一直在无影灯下不停的手术。他知道外面的伤员太多了,他这里也是简单的处理,还有转送到后方大医院。</p>

但是他的处理也决定了患者后期的治疗和康复,如果他处理的太粗糙了,会给后续医生很大麻烦,所以他尽可能的细心。以至于经过他手的患者,到了后方后医生一检查,基本上都没再进行治疗了,只是观察和检测了。他们还琢磨这是谁做的啊?前线呀,还能把活做的这么细,肯定是个德高望重对的大牛坐镇现场的。</p>

喜欢别怕,有哥在请大家收藏:()别怕,有哥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