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政府的钱哪里去了?(1/2)
回到家,杨乾立即召开了一次线上会议,因为好几个老总不在总部。</p>
运河修建起码需要三年时间,这还是几乎不计成本投入产生的结果,远水解不了近渴。</p>
105亿吨的碳砂运输量,哪怕放在全年平均运输,需要大型货运汽车高达上千万辆,哪怕换成新能源货运汽车,成本依然高昂。</p>
更何况明年巴丹吉林地区的黑树也陆续成熟,到时候那里也有上百亿吨的碳砂需要运输。</p>
靠货运,哪怕是铁路运输都不现实。</p>
这些高昂的成本必然需要终端消费者承担,给碳工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p>
既然运河短时间内难以承担运输的重担,那么只能利用现有的水运系统,能解决一点是一点。</p>
恰好黄河正好就在腾格里的边缘,杨乾觉得可以加以利用。</p>
哪怕无法全年通航,哪怕单个运输量少,把数量堆上去也能起到作用。</p>
“其实我们考虑过黄河水运,但黄河水路落差大,就算利用小船运输,也只能单程运输。”青薇解释道。</p>
“你们有没有想过疏浚河道,在水流落差大的地方建设水利枢纽设施?”杨乾问道。</p>
放在以前,很多事情确实难以想象,因为工程量太大了,成本难以负担。</p>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不管是科技水平,还是人力资源,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p>
连平地挖运河的能力都有,难道还无法对一条现有的大河无法疏浚和治理?</p>
这次青薇没有说话,因为这种事情本就不是玉衡生物业务范围,所以徐昊左右看了一下,只能硬着头皮顶上。</p>
“疏浚黄河水道,确保能够实现全年全流域通航,我们确实考虑过,但综合考虑觉得应该往后排,主要有两个原因。</p>
第一个原因就是工程量较大,而我们目前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两条运河的建设上,暂时无法顾及其他。</p>
第二个原因就是回报太低,由于黄河属于自然河流,哪怕我们花费再大的成本疏浚,也无法进行商业化经营。</p>
不管是国家政府那边,还是民众那边,都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p>
想要疏浚黄河,最好的做法就是由政府牵头且利用财政资金来实现全流域疏浚,这样关系就复杂了。”</p>
听完徐昊的解释,杨乾没有立即说话,而是沉思了片刻,询问李清欢:“这几年国家财政应该比较宽裕吧?”</p>
国内经济这几年如此高速发展,而且天行劳务公司又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虽然前面两三年由于免税的原因,他旗下的产业交税少了些。</p>
但也只是相对而言,现在很多产业已经过了免税期,哪怕处于减半征税阶段,每年缴纳的税收依然不低。</p>
按理说政府有了那么多钱,就可以着手处理这种耗资巨大的工程建设,但听徐昊的意思,政府似乎没这个想法。</p>
“去年国家财政收入54万亿元,虽然占据gdp的比重降低了,但绝对值却提高了不少!”李清欢回应道。</p>
“政府不立即着手推动疏浚工作的理由是什么?”杨乾询问徐昊。</p>
“理由还能有什么,没钱!”徐昊无奈道。</p>
还没等杨乾开口,李清欢则是接话道:“政府财政宽裕也就这一两年,更何况收入高,开销也更大。</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