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水淹七军(2)(1/2)
孙权当初在濡须口与曹操大战,折了陈武、董袭两员大将,屡战不利,主动讲和,答应了曹操一些条件,但也是模棱两可,留有余地,倒也不怕曹操以此要挟。</p>
孙权知道,满宠此来,曹操无非要联合自己,攻打荆州。</p>
孙权作为一个上位者,自然有自己的主意,他可不会被曹操牵着鼻子走,就召集一众文武大臣,商量对策。</p>
虽然三足鼎立的大势已经形成,但在孙权的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派系也不少。</p>
在选择盟友这个大问题上,孙权手下众臣大体可分为亲曹、亲刘和中间三派。</p>
以张昭、吕蒙等人为首,觉得曹操虽然专权,但毕竟还维持着汉室正统,和曹操搞好关系,更加名正言顺、师出有名。</p>
而诸葛瑾、吕范等人认为,孙权因为先天名分不足,在三国鼎足而立,需要和刘备搞好关系,共同对抗曹操掌控的朝廷,必要时可以使用清君侧的口号发动战争,把叛逆之名安在曹操头上。</p>
而陆逊、顾雍等人认为,三国鼎立,江东要想立于不败之地,维持三国之间的相对平衡最重要,总的来说,就是需要联合弱者对抗强者。</p>
张昭作为文臣之首,对联刘抗曹,一直是持反对态度的。</p>
就算是周瑜打败了曹操,他还是认为周瑜这是劳民伤财,多此一举。</p>
因为按照他的逻辑,就算孙权举江东之众投降曹操,那也是有封赏的,通过讨价还价,或许孙权也一样能够留在江东,继续南面称孤。</p>
因为这是没有发生的事情,谁也不能说张昭的分析不对,张昭也因为不能证明自己的正确而深感遗憾!</p>
听说曹操派使者前来,张昭认为是间接证明自己正确性的好机会,就想要劝说孙权交好曹操,进取荆州,他第一个站出来对孙权进言道:</p>
“主公与曹操,都是汉朝之臣下,本来没有什么仇怨,是因为刘备与曹操势不两立,才把曹操引到荆州,主公在赤壁之战前,因听信诸葛亮的说词,致两家连年征战不息,生灵遭其涂炭。今满伯宁前来,必是曹操有讲和之意,主公可以礼接之,看他有何说辞,再做道理。”</p>
张昭此言倒也不失公允,孙权依其言,令众谋士接满宠入城相见。</p>
双方见礼毕,孙权以贵宾之礼接待满宠。</p>
满宠不卑不亢,礼节到位,呈上曹操的书信,并对孙权说道:</p>
“魏王与吴侯都是汉臣,替皇上治理天下,本来并无冲突,更加没有仇怨可言。皆因刘备之故,致双方在赤壁鏖战,产生衅隙。魏王差我到此,是约将军攻取荆州,魏王准备兵临汉川,两面夹击,让刘备难以首尾难顾。击破刘备之后,魏王愿与吴侯共分疆土,誓不相侵。”</p>
孙权看完曹操的书信,与满宠所言并无出入,而且还在信中委婉点出孙权在濡须口停战时的承诺,并在信中提出:事成之后,可以举荐孙权为骠骑将军、假节、兼荆州牧,并封南昌侯。</p>
孙权看完书信,颇为心动。</p>
曹操的这封信,可以说正好搔到了孙权的痒处!</p>
孙权刚才还在为没有名分发愁,想不到曹操就替他想好了职务和封号。</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