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疏不间亲(1/2)

【刘琦急切跪到诸葛亮面前:“先生,继母时时加害于我,琦危在旦夕,先生怎忍无一言相救?”】</p>

【诸葛亮背过身:“诓我观书,意却在此!”】</p>

【“亮早有言在先,公子家事,不便多言。告辞!”】</p>

【“先生!!!”刘琦跪在地上叩首。】</p>

【诸葛亮说完就走,回过头却见楼梯已被撤了下去,横放在地上。】</p>

【诸葛亮无奈,只能回头。】</p>

【刘琦爬过去,哭叫道:“刘琦欲求救命良策,先生恐有泄露,不肯出言。”】</p>

【“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p>

【“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赐教否?”】</p>

【诸葛亮道:“岂不闻,疏不间亲,亮怎敢为公子出谋划策。”】</p>

【“先生忍心不救?”刘琦当即拔出宝剑,“琦今日便死在先生面前!”】</p>

【诸葛亮急忙伸手阻止:“公子不必如此,亮已有良策。”】</p>

弹幕:</p>

——“哈哈哈哈,苏辰这是活学活用了。我记得有一年的高考题目就是——《梯子不用时请横放到地上》。”</p>

——“刘琦把梯子都撤走了,这下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p>

——“清官难断家务事,学到了学到了。”</p>

——“不帮我就自杀,哈哈哈哈哈。”</p>

——“一哭二闹三上吊,虽然俗但好用。”</p>

——“好家伙不愧是刘家人,亮亮就吃这一套。”</p>

——“孔明:我t上辈子欠你的。”</p>

【刘琦放下宝剑,跪在地上,拉着诸葛亮的手臂:“望先生赐教!”】</p>

【诸葛亮将刘琦扶起:“公子可知,春秋时申生、重耳之事?”】</p>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p>

【刘琦认真听着,诸葛亮继续说道:“今黄祖新亡,江夏无人防守。”】</p>

【“公子何不上言,请求屯兵守江夏,则可避祸。”】</p>

【刘琦听后大喜,跪在地上叩拜:“谢先生!”】</p>

——“扶苏:真的吗,我不信。”</p>

——“胡亥在内而安,扶苏在外而亡哈哈。”</p>

看完这一段,顾长庚忍不住赞叹:“苏辰这孩子,真是个好苗子。”</p>

“随时都能看到他引经据典,没有点历史功底的人,还真写不出这《三国演义》。”</p>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和刘琦的情况何其相似。”</p>

“苏辰片刻之间,就能想到这个类比的例子,的确是一般人做不到的。”</p>

顾长庚看了看弹幕,接着说道:“我看到弹幕里用扶苏的例子,来反对诸葛亮的说法。”</p>

“我想说的是,这两者有本质的区别。”</p>

“根据秦末历史记载,扶苏是接到让其自杀的矫诏,真的就原地自杀了。”</p>

“扶苏本来能掌握自己命运,但他自己选择不活。”</p>

“扶苏在北境守卫长城,蒙恬三十万大军,是忠诚于他的。”</p>

“但凡扶苏脑子清楚一点,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杀回咸阳,这天下仍旧是他的。”</p>

顾长庚顿了顿,继续说道:“当然,我们不知道扶苏那个时候为什么要自杀。”</p>

“但是可以合理推测一下。”</p>

“那就是秦始皇对待儿子们,极其严厉,从来都是说一不二。”</p>

“就像太国的大象一样,从小就被一根象桩给拴住。”</p>

“等大象长大了,就算有足够的力气,也只是老老实实被象桩拴住。”</p>

“我想,扶苏就是在嬴政的威压之下,选择了自尽而亡。”</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