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理想与现实(1/2)

散会后,左鹏继续给李立文讲解:“文子,我给你简单介绍下我们山鹰社。”</p>

“着名冰川学家、北大教授崔老师从北极归来时,曾在讲座中意味深长的说:‘难道华国大学生就没有一点冒险精神?北大学子就不能挑起这个重担?’”</p>

“于是,地质系86级古生物专业本科生李欣、刘劲松和陈卫华等当即碰头,决定为北大、为了青年、为了中国走出这一步。”</p>

“1989年4月1日,北平大学登山协会正式成立。1990年,在李欣的建议下,社团更名为北平大学山鹰社”</p>

“在成立初期,山鹰社没有攀岩装备,没有训练场地,也没有资金支持。前辈们就通过走街串巷去卖赞助的方便面来获取资金,去利用学生宿舍间的裂缝作为攀岩场地,每天进行六七十里的远距离长征,从北安河到妙峰山涧沟村,从北大到香山,从东灵山到怀柔,都留下了他们的脚印。”</p>

“1990年,山鹰社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成功登顶登东昆仑玉珠峰(6178米),开辟了华国群众性登山运动的新纪元。”</p>

“之后,山鹰社先后完成了西藏念青唐古拉中央峰(7117米,1992年)、格拉丹东峰(6621米,1994年)、桑丹康桑峰(6590米,2000年)、甲岗峰(6444米,2007年)等多座山峰的华国首登或人类首登,也曾成功攀登新疆博格达峰(5445米,2006年)等高难度技术型山峰。”</p>

“此外,山鹰社还组织过几次特别攀登活动。1998年北平大学百周年校庆之际,山鹰社三名队员成功攀登世界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啊对对对,小飞今天只是状态不好。”数学科学系研二的学长李文杰笑着起哄道。</p>

“坏喽,坏喽。”计算机系的大二学长严晓亮喊道:“这是来了个过江龙啊。”</p>

“哎,你们说,军哥的珠峰计划能不能批下来?”正在物理系正在攻读博士学位的学姐孙佳雯问到。</p>

“管他呢,批不下来就爬别的山。”</p>

"但你们还年轻,有的是时间等待。我就不一样了," 孙佳雯看了一眼大家:"我今年已经28岁了,如果这次不能成功,真不知还要再等多少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