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惊天骗局筹码峰?(二)(1/2)

筹码分布峰的形成,是一个值得深究的学问。任何事物,在我们深入了解它之前,都应该先追溯其本质,探究其来源,否则极有可能陷入误区,导致判断失误,最终满盘皆输。</p>

1996年,陈某等人提出了筹码理论,他们是这个理论的开拓者。这项理论的提出,仿佛在平静的金融领域投下了一颗石子,激起了阵阵涟漪。1997年,各种交易软件开始设计筹码分布图形,将不同成本的筹码用数据模型图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当筹码分布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第三重骗局:持股股东数据缺乏真实性。</p>

大多数炒股软件的筹码分布都是基于流通盘来计算的,乍一看好像很有道理,然而仔细想想却并非如此。因为每个股票的流通盘差异很大,那些前十大流通股东,他们的股票虽然也是流通股,可实际上却很少参与市场交易。所以说,用流通盘来计算筹码分布,就会把很多实际上不会动的“僵尸筹码”也算进去,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够准确的。</p>

有些交易软件为了方便分析,引入了一个叫做“历史换手衰减系数”的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方法是:用1除以(1减去十大流通股东占比)。我们根据股票信息算出这个系数后,就可以打开炒股软件,找到历史换手衰减系数的设置,把默认的系数修改成我们计算出的结果。修改完毕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原本的筹码分布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每个股票的流通情况都不一样,所以这个系数也不应该一概而论。如果我们用同一个公式去计算所有股票的系数,那结果必然是错漏百出。更何况,股票的流通性也是不断变化的。</p>

第四重骗局:不同时间周期下筹码分布的不同表现形式。</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