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是天意还是盛极必衰?(1/2)

汉武帝刘彻:“急功近利,这后世的大唐是要败了吗?”</p>

“按理来说,二十万大军出兵潼关,即便这二十万大军之中大多数都是新兵,就算叛军有埋伏,若是做足了准备,也不太可能会遭遇大败吧?”</p>

汉楚王韩信:“这后世大唐王朝的这场叛乱,从目前的局势来看,能长达数年之久,那这场出兵潼关后的战斗,应该就是关键了。”</p>

“吾想不通,这二十万的唐军,为何会败给叛军?”</p>

“这个哥舒翰,在此之前真的是百战百胜的将领吗?”</p>

“从他到达潼关拿到兵权算起,起码也有数个月的时间了,难道还训练不出一支能作战的部队?”</p>

“探子回报的信息,在那陕郡只有四千人,派出一支几万人的精锐部队先攻打不就好了,为何还要二十万大军同时出城?”</p>

“陕郡离潼关又不算有多远的距离。”</p>

“这个哥舒翰的百战百胜与名将的头衔是不是有所虚名??”</p>

</p>

【看着浩浩荡荡,一个个摩拳擦掌,意气风发的唐军将士,走出潼关。】</p>

【此时处在潼关城墙上的哥舒翰,不由的皱起了眉头,心中不由的生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p>

【这段时间以来,各地唐军都传来捷报。】</p>

【似乎有潼关之兵,再不出战,安禄山的叛乱就要被平定的迹象,白捡的功劳,都要被别人夺了去的模样。】</p>

【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朝廷在不断的催促自己出兵,自己手下的部将们也想出兵。】</p>

【尤其是最新探子带回来的情报中,也在表明着叛军即将要放弃洛阳,要跑回范阳的迹象。】</p>

【再加上唐玄宗李隆基派了身边亲近的宦官来传旨,自己再不出兵潼关,怕就是下一个封常清与高仙芝了。】</p>

【但是在出兵潼关之后,看着一个个摩拳擦掌,士气莫名高涨的唐军士兵之后,哥舒翰却不由的担心了起来。】</p>

【哥舒翰:自己是不是,应该再谨慎一些,不应该让二十万大军,一同出关的?】</p>

【城墙上奉旨来传令的宦官,看到大唐军队在走出潼关时的士气与斗志,心中充满了欢喜,转过头时,却看到哥舒翰略带愁容。便问道:“哥舒元帅,何故有愁容?”】</p>

【哥舒翰不是很肯定的言道:“叛军用兵经验丰富,陕郡是通往洛阳的要道,叛军不可能疏于防守,这极有可能是叛军的诱敌之计。”】</p>

【传令宦官淡淡道:“哥舒元帅,昨天不是已经深讨过此事了吗?”】</p>

【“况且哥舒元帅,不也为此做了应对与安排了吗?”】</p>

【“让大将王思礼率兵五万作先锋,任务是率先进攻敌军,为大军打通道路。”】</p>

【“副将庞忠等率兵十万紧随王思礼部前进,保障道路畅通的同时全速前进了吗。”】</p>

【传令宦官之言,也确实如此,哥舒翰此时心中虽有重新部署的打算,但是知道将令不可轻易的朝令夕改。】</p>

【并且哥舒翰对此时心中的担忧,并不是很坚决,最后也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p>

俗话有说,当局者迷。</p>

即使是其它世界不同时代下的哥舒翰,也在此时想不太明白,在天道盘点中的自己,为何会如此。</p>

坚守潼关不出,等叛军与安禄山撤出洛阳后再派骑兵追击,这样的策略确实是最稳妥的策略。</p>

但是既然到了不得不出兵的地步了,为何不先让先锋部队去攻打陕郡,取得胜利或对峙之后,潼关的大军再支援也不迟。</p>

这样既能完成了唐玄宗李隆基交待的任务,也可以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