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战后总结特种兵和情报部门的设想(1/2)
刘敬和这个时代的人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喜欢四处溜达,不会长期只待在一个地方。他的个人安全固然重要,但他不可能去哪都带着几千士兵,一则做事不方便,二则会耗费更大的资源。</p>
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支精锐的特种部队,只用一百个人左右,就能发挥上千个普通士兵所带来的效果。以往他就有这个想法,只是一直没付诸行动。此次遭遇刺杀,使他下决心把这支军队建起来。</p>
“那州牧打算怎么建?”</p>
“从各军中先挑选出一百人,人数不需要多,训练各种技能,不仅包括武艺,还要包括野外生存、伪装、攀登等各种奇特的技能,必要的时候都用得着。这些人学完出师后,随身跟在我左右,即便我睡觉,也能在周边进行戒备。如此,我的安全便无忧了。”</p>
在场诸人都点了点头,其实他们也未必能够理解。</p>
“好,既然你们都没有其他意见,那此事就这么定下来。”刘敬稍停了一下,又接着说:“另外一件事情是,孙策大军突袭来袭,也暴露了我军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便是消息传递不及时。”</p>
“孙策大军从准备到出兵攻庐江和淮南,这期间至少得花两三个月,这表明孙策至少在半年前,就已经击破严白虎、祖朗等人,占据了整个吴郡和会稽郡,但我们却一无所知,甚至还以为孙策就算击破严白虎、祖朗等人,其大军也会疲惫不堪,不能大战。”</p>
“结果,孙策大军突然来袭,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好在孙策兵力不强,我军还算精锐,诸位也是智勇双全,才守住庐江和淮南。若是孙策有十万八万大军突然来袭,或许只需数日就能拿下庐江、淮南。”</p>
“我据扬州两郡半,将来会遇到更强大的敌人,若是不加以改善消息传播的速度,便是我军隐患,他日必会带来不可预料的后果,我等不得不防呀。”</p>
刘敬的话说完,鲁肃和刘晔两人都低下头了。最初两人都认为孙策大军平定吴郡和会稽郡后,必会疲倦,自己大军可趁机打过去,却没想到对方先打过来。</p>
黄忠插了一句:“州牧,我军军中向来是以斥候打探消息,正常情况下,军中斥候刺探消息的范围不过二三十里,最远不过五十里。战前,在淮南,我亦派斥候驻于濡须口,距离合肥已有两百五十里左右了,此已是极限。”</p>
“驻扎在濡须口的斥候,一般是通过向过往的人来打探江南的消息,多半有滞后,且可能会不准确,”</p>
“这就是了,军中情报,关乎战局,咱们的士兵居然是靠道听途说来打探消息?这消息又岂会可靠?其结果可想而知。或许你们以为,天下军队都是如此传递消息,但我就是要建不一样的军队。”</p>
“若是我们提前知道孙策要发兵江淮,完全可以在其途中设伏,一战破之,如此还不至于让淮南和庐江陷入战火,我们的损失也小了许多。须知此战我军虽胜,但损失可不小,这损失并非只是士兵的死伤和些许辎重的损失。”</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