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岭南山水中的文沁阁(1/2)
结束了八闽之地灵源的考察后,夏先衍一行人在闽省军分区休整了一晚,养精蓄锐。次日清晨,他们迎着晨曦,乘坐军区的车辆,一路疾驰,直奔潮州的笔架山潮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p>
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地区诞生的灵源,绕不开潮州。</p>
千年窑址笔架山,生生不息潮州瓷,潮州笔架山窑遗址在华夏古陶瓷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它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p>
潮阳山水东南奇,鱼盐城郭民熙熙;歌管满城灯似海,珠帘齐卷拜青龙。潮州古城,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城之中,历史文化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p>
笔架山潮州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南粤省潮州市湘桥区东兴北路189号,地处潮州市区的笔架山麓,紧邻韩江与古城区隔江相望。这一遗址是宋代的古窑址群,始于唐代,盛于宋代。笔架山潮州窑与广州西村窑、雷州窑并称为广东宋代三大窑址。</p>
笔架山潮州窑考古遗址公园是依托该遗址建立。走进遗址保护区,顺着山势的斜坡,潮州笔架山窑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其中还有一个通知下放,就是让觉醒灵觉的人不要过于着急修心功法,没有功法至少一年不会出问题,等明年御灵部会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p>
夏先衍的行程对于军区是公开的,但是他想去哪里,几乎没有任何人可以干涉,这也导致了各个军分区只能祈祷,盼望着他能光临自己的辖区。</p>
在此之前,南粤军区的负责人已经与夏先衍沟通过,已经觉醒灵觉的人将前往从化文沁阁集合。</p>
华夏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文沁阁)位于南粤省羊城市从化区凤凰山麓、流溪河畔,占地面积246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43万平方米。</p>
建筑以“华夏典藏、岭南山水、时代新韵、文明灯塔”为总体设计理念,融合华夏制式与岭南特色,从礼乐格局、大国气象、岭南风物、地域气候等角度对岭南传统建筑工法进行现代化转译。</p>
流溪河水萦绕的前广场,五岭造型的馆名石,书卷理念的文沁桥,“植根华夏”的格木古树,厚重雄伟的“文明基石”,以及大量书法、绘画、木雕、铜艺等当代大家名家艺术作品,联袂展示了深厚的华夏文化底蕴、鲜明的岭南特色和强烈的时代气息。</p>
羊城国家版本馆着眼“华夏高度、世界广度、技术锐度”,设置四个常设展览和三个专题展,联袂打造世界级华夏版本文化展示窗口。</p>
羊城国家版本馆开馆现已收藏重点历史文献、岭南文化、侨批侨刊、票据票证、音响唱片、科学技术等各类特色版本20多万册。</p>
华夏国家版本馆作为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建设工作紧紧围绕“传世工程”定位,依山而建成为一大亮点。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址规划,是聚焦文化种子“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主旨,力求山水交融、馆园结合,永久安全保藏。</p>
岭南山水中的羊城文沁阁,依凤凰山,临流溪河。</p>
夏先衍进入大门后看到了在主楼文沁阁前的庭院中,矗立有一棵上百年的格木古树和一方巨型端砚,一池清水在微微清风下波光粼粼,展现出独特的岭南新韵。</p>
文沁阁内部实际上有七层构造,分别是名为“文明基石”的下中庭与名为“面向未来”的上中庭。从内部走入,穹顶透光,负一至四层借用华夏古代宝塔层层叠高的形制,运用大块石头造型错落堆叠,象征华夏文明基石累积高耸。</p>
站在主馆七楼的观光平台上眺望,眼前的“大山大水”秀美风光一览无余。为了让“沁”字所代表的南粤特色和地域精神得以展现,设计团队通过建筑采取了多种表达,借鉴岭南园林手法,让建筑人文气息与岭南山水环境高度契合。</p>
“水”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灵气,有生命力。之所以在文沁阁的设计中大量运用这一元素,就是要通过水的独特形态,将蓝天绿意映衬进文沁阁建筑的环境中。南粤本来就是一个各方面文化相互交融的地方,拥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量度。而水利万物而不争,能把蓝天绿意与建筑合为一体,展现出美好的一面。</p>
文沁阁整体布局从桥到亭,从园到阁,整体设计基调皆融入青山绿水的意境之中,是从华夏传统最深的文化沉淀,到充满现代气质的新体验。</p>
文沁阁孕育而生的灵源集岭南文化之大乘,包含着着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勇于开拓、鼎新思变以及经世致用的岭南文化气质。</p>
经过一番仔细地调查之后,夏先衍对这里的灵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后,他开始着手向这里的战士们传授修行功法。当到达集合地点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大吃一惊——整齐的队列密密麻麻地占据了整片空地,数量之多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夏先衍粗略地扫视了一圈,心中暗自惊叹道:好家伙,这可不止一个营的战士啊!</p>
此时,为首的军官看到夏先衍出现了,快步走上前来,向夏先衍敬礼并自我介绍道:“夏部长,我是南粤军区的政委韩天甲。”</p>
夏先衍连忙回礼,并微笑着说:“韩政委您好,没想到您竟然亲自过来了。”</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