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名臣名将2(1/2)

好书推荐:

光幕中的内容投影于万朝之中,帝王们各有各的心思,对于谦这样的文臣只要有点脑子的人都明白于谦忠的是大明而非皇帝,是为民请命的人。</p>

万朝帝王们都知道光幕背后是时空之城城主文洛阳,他是可以开启时空之门的人,此前已经帮助过一些帝王去改变历史,更多的目的是征讨四方。如今讲述历史名臣名将其用意不言而喻。</p>

光幕:“在华夏上下五千年岁月中有许多名臣,被誉为四大名臣的人有多个版本,其中三位均在其中。</p>

那么先看一下是谁呢?他们分别是狄仁杰,海瑞,包拯,魏征,诸葛亮,张载,张居正等。这也是为什么后世有不同的四大名臣排名版本的原因。</p>

排名版本的不同主要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如果从为人臣,忠君爱国,为天下百姓,为江山社稷角度来分析,四大名臣分别是狄仁杰,魏征,张载,包拯。</p>

从断案判案,为官清正角度讲分别是狄仁杰,包拯,海瑞。从劝谏君王,敢于指出君王过失,一心为民角度讲分别是魏征,狄仁杰,包拯,于谦。从个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正直角度来说分别是魏征,狄仁杰,海瑞,于谦。从领兵作战角度讲分别是狄仁杰,于谦,诸葛亮。”</p>

光幕介绍中让万朝之中的唐宋明三朝的古人们有些惊讶,这后世子孙对历史名臣评价又是如何的呢?</p>

光幕很快给出一个答案,光幕:“不妨先简单说一下这几位名臣,让人们有个了解。</p>

这四位名臣被称为辅政高手,又称为史上四大贤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畏权贵,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一心为国为民也得罪了一些奸邪恶人。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不少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传承千年,深入人心。</p>

包拯,北宋仁宗年间的名臣,民间人称包公,包清天,故事有包龙图系列。民间有戏曲,后世有影视剧如《七侠五义》《新鸳鸯蝴蝶梦》等作品都是讲包拯的。</p>

包拯,包公为官清廉,言行一致,不畏权贵,刚正不阿的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他嫉恶如仇,执法无私,为民请命的精神千百年来更获得无数民众的好感和钦佩,受到老百姓敬仰,崇拜的少数几个大清官之一。</p>

从包拯的故事可以看出成就一位清官的未必是他刚正不阿的精神和不向权贵低头的气质,而是他懂得在高压下生存的技巧,同时又知道如何保护自己获得实现抱负的权力,仅仅是一腔热血和满腹慈善的人是没有办法在大宋的官场活下来的。</p>

包拯作为不朽的清官形象早已越过时空为前人和今人,为黄皮肤龙的传人,崇尚清廉的外国人所敬重。</p>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包拯出仕时写的这首戒廉诗体现为民者愿,可作为政者师。</p>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中国北宋政治家,天圣五年包拯登进士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佑七年包拯逝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