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2章 孝子的任务就是磕头不停的磕头向所有人磕头(1/2)
如果不信,你可以随便去个农村地区,多穷的地方都可以,然后任意跟一个陌生人打招呼,看看会不会得到回应。
——年轻人不敢保证,但稍微上点年纪的人,一定是会热情回应你的。
这里不是个寒暄的地方,双方客套性的说了两句,手里的活儿也没耽误:“你随多少?”
唐伟东拿出来了一张百元纸币,递给了负责收钱的人道:“我听说不能随多了,那就随一百吧,正好凑个整,也省的找钱了。”
唐伟东跟李大刚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已超过了用金钱来衡量,不管是随礼一分,还是随礼一亿,性质都是一样的,李大刚他们绝对不会因为唐伟东随的钱少,而产生什么异常的想法。
老唐家是很有钱,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在老家,有钱不代表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一些习俗还是要讲的。
人家都是十块、二十块的,你一下随一万,显得你能耐啊?你让其他人咋办?背地后里,人家还指不定怎么骂你呢!
因此,唐伟东在公事场合,也就随大流,略表一下心意,有这么个事就行了。
“嗯”,收账的人把钱收下,记账的人拿起笔,刚要在“人情簿”上下笔,突然又停住了,随即抬头问唐伟东道:“是写你的名字,还是写你爸的?”
唐伟东想都没想的就说道:“写我爸的吧!”
——按照青山当地的风俗,只要爹还在,所有的红白喜事,只要是随礼,全部都要写父亲的名字。
像李大刚这样没有了父亲的,他会写他爷爷的,只有父亲、祖父都没有了,他才会写自己的名字,那也代表着,他成了一家之主。
记账先生这一问,也是小心无大错,万人来人就想写自己的名字呢,难道你还能拦着人家不成?
得到确切的答复后,记账先生用一种很有“艺术性”的专用字体,在“人情簿”上写下了唐建国的名字和随礼的金额。
随后,唐伟东将一刀带来的“钱粮”,递给了旁边负责接领的人,这次就不用再问唐伟东是哪里来的了,接领人直接扯着嗓子“唱”道:“本村的客(尅kei、客人、宾客),”
大喇叭声,再次呜呜的响起,接领的人,将唐伟东带来的“钱粮”放在了一个长条形的“传盘”中,带领着唐伟东走进大门,来到灵棚前。
李大刚等,在一旁陪灵的、老李家的一些侄、孙辈,一起向来祭拜的唐伟东磕了一个头,表示迎接和感谢。
在祭拜前,司仪低声征询了一下唐伟东的意见:“你是鞠躬还是磕头?”
只要不是亲戚,司仪基本都会这么问一句,这也是为了免得让一些不习惯跪拜的人觉得为难,亲戚不用问,必然是要磕头的,其他人随意,磕不磕的都行。
到了老家,就得按照老家的习俗来办,因此,唐伟东想都没想的就回了一声道:“磕头吧!”
司仪点点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唐伟东随即跪在了灵堂前的垫子上。
司仪将一支香递给了唐伟东,唐伟东双手举起香,对着灵堂上的、老太太的遗照敬了敬,李大刚等人陪着磕了一个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