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骤然而来的弑君大案(1/2)

大雪后的京城没有多少房屋倒塌,去年大灾已经把危房老房‘处理’完了,反而禁宫又有很多房子塌了。

不过大多都是宫人内侍直房,就像狗棚一样的附属小屋,一塌就是一串,三百多名低等内侍受伤,皇城里哀嚎声不止。

九千岁嫌弃他们浪费药材,重伤严重的人直接放弃救治,于是又有很多尸体被扔出皇城,导致皇城内一片凄然之色。

快休沐了,皇帝不想把政令留到天启七年,这几天催着内阁六部加班廷议私掠许可,今天总算有了成稿,内阁六部、都察院、五军都督府,中枢大佬都在乾清殿。

天启深吸一口气,看着御桌上的《私勇报国策》皱眉,“私,本义乃私人所拥有的禾。由此延伸自我、非公之义,再延伸秘密、暗中之意。这是丁卿家曾说过的话,为何起如此诟病的名字?”

顾秉谦连忙躬身,“陛下,此乃秘文,不会入档,请陛下赐名。”

天启想了一会,直接道,“叫《明勇卫国策》吧。”

众人连忙答应,肯定得起一个正义的名字,您说了算,无关痛痒。

天启展开奏折,第一条:无论何时何地,私勇不得进入大明治地,北疆以边墙为界,海防以县府治所为准。私勇进入大明,必须经边军、海防、巡检司协查,不得携带任何军械,不得携带任何非缴税财物。

第二条:边镇、海防各省三司及巡抚共同用印,可定为大明之私勇,各省皆可入境,缴税亦由三司执行,各镇(省)收税关卡不得超过三处,都察院派巡税御史,与三司、巡抚衙门共同节制。

第一页就这两条,天启看完沉默了,好似入定一样盯着看了半天。

这份条陈是顾秉谦作为首辅最后的功绩,看皇帝的样子,让他颇为紧张,连忙主动解释道,“陛下,私勇难免是军户子弟,若允许他们随便进入大明,边军和海防官兵难以接受,也是腐蚀大明国防。”

天启抬头看了他一眼,冷哼一声,“朕当然知道私勇不得结伴进入大明治地,但你这以边墙为界、三司收税,完全不把刚刚归治的大宁都司放眼里。”

顾秉谦顿时看了一眼丁绍轼和张维贤,英国公不为所动,次辅丁绍轼只好躬身启奏,“陛下,大宁都司没有治所,没有巡抚,还未正式归治,臣等在最后予以说明,大宁都司兵马可护佑私勇,私勇也可以到大宁落脚,但代价由蓟镇、辽东、大宁、京卫四镇共同商议。”

天启直接翻到最后看看,果然有另附条款,内心讥讽他们无法绕过宛平侯,又接着看起来。

其中一条规定:每支私勇的东主必须至少三家,且必须是有功名的士绅、将门、以及历代清白的商户,每支私勇北地不得超过一千人,海防不得超过五条船,且每家只允许一支私勇。

这是严格限定私勇的出身,只能是现有权贵,各省没有规定人数,因为身份限制死了,再多也不会多到哪里去。

天启直接读出来,“诸位卿家,若民间忠勇之士想报国怎么办?是否不妥?一千兵勇暂且不提,五条船也是一千人吧?海上岂非极度危险?朕可是听说有些大匪上千条船,红毛鬼的海船一条可以战胜我们三十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