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军器寺
送走李邦华,郭可阳又接见了新任工部侍郎毕懋康。
毕懋康年龄比李邦华还要长几岁,南直隶歙县人(今安徽歙县,明朝时没有安徽省和江苏省,两地统称南直隶,由南京六部直管)。
郭可阳了解毕懋康,是因为此人是明末武器专家。
郭可阳读军校时学步兵专业,曾对轻武器历史感兴趣。
在课余时间查阅过许多资料,才知道了毕懋康的大名。
毕懋康在天启四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郧阳,后遭魏忠贤排挤,被罢官。
在崇祯年间撰写并出版了《军器图说》一书,在书中首次介绍了自生火铳(就是燧发枪)。
将鸟铳用火绳点火的装置改进为用燧石发火装置,从而克服了火绳点火怕风雨的弱点,并且提高了射击速度。
只是当时朝廷没有意识到这一跨时代革新的重要性,并未得到大量普及。
行礼后,命内侍给毕懋康赐座。
“朕听说毕卿不但文章做得好,还对经世致用之学颇有研究?”
“陛下谬赞了。
臣自幼除了研读科举文章,亦喜欢读写杂书,是以对民间制器之术及水利百工皆有所了解。”
原来毕懋康出身书香门和安民厂监厂太监刘全要哭了。
皇帝月初视察完兵仗局和安民厂,刚给他俩涨了一倍月俸,这下便没了差事。
王德章更惨,连兵仗局衙门都彻底没有了。
当晚,郭可阳在玉渊潭行宫给李邦华、毕懋康二人赐宴。
要说赐宴的过程,其实无趣的很,儒家讲究食不言寝不语,赐宴算是皇帝恩典,这种正式场合话是很少的。
除非是天子近臣、宠臣,亦或是君臣相处很久关系比较融洽自然的。
郭可阳向二人敬酒,二人都要离席谢恩。
根本不像后世那样影视剧里拍的那样,还边吃边聊,你嘴里吃着东西跟皇帝说话,那可是不敬。
饭后二人再次谢恩,郭可阳命二人明日便去履职,赐宴便结束了。
郭可阳当晚便留宿在玉渊潭行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